央視網消息:打贏脫貧攻堅戰之后,脫貧地區聚力防止返貧,接續推進鄉村振興。那有什么好經驗好做法呢?來看總臺央視記者在一個脫貧縣的探訪。
陜西省平利縣地處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核心區,易地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實現當地貧困群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正在生產線上忙碌的村民汪顯明是平利縣老縣鎮太山廟村的已脫貧戶。去年,汪顯明通過易地搬遷來到在縣里的錦屏社區后,在社區工廠就近就業,穩定的收入有效緩解了一家七口的經濟壓力。
像汪顯明這樣居住在錦屏社區的搬遷戶有1340多戶,來自老縣鎮11個村。為了幫助搬遷居民就近就業,錦屏社區建設廠房超過9000平方米,發展新社區工廠4家,提供就業崗位超過200個。雖然汪顯明已在新的社區定居,但原村仍在對他進行持續的防返貧動態監測。當地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監測體系,進行風險“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
目前,平利縣正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發展訂單農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強化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確保已脫貧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