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類融入數字文明,未來會是什么樣?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9月26日正式開幕,展示了中國為邁向更美好的數字時代所作的努力。
今年的大會相比往年會期有所提前,秋日驕陽炙烤下,江南水鄉氣溫較高。峰會期間,正處于全球加強對互聯網企業的網絡安全以及反壟斷監管的背景下。
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大會對現場參會人數進行了更加嚴格的控制;但許多重量級嘉賓以視頻方式出席會議發表觀點,讓烏鎮峰會備受矚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以視頻方式出席峰會開幕式,宣讀習近平主席賀信并致辭。
習近平指出,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習近平強調,中國愿同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擔起為人類謀進步的歷史責任,激發數字經濟活力,增強數字政府效能,優化數字社會環境,構建數字合作格局,筑牢數字安全屏障,讓數字文明造福各國人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數字文明時代需要更多溫情
今年的大會以“邁向數字文明新時代——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聚焦全球網絡前沿技術發展的新趨勢、網絡空間治理新態勢,引發產業各界對互聯網發展前景的前沿思考,引領數字創新新趨勢,并展示了推動互聯網發展治理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和中國擔當。
何為數字文明?在開幕式全體大會上,特斯拉CEO馬斯克(Elon Musk)、英特爾CEO基辛格(Pat Gelsinger)、思科董事長羅卓克(Chuck Robbins)、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和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等中外企業高管紛紛發言。
馬斯克表示:“很多人認為人工智能是數字技術的終極應用,它將推動人類社會走向數字文明。在我看來,人工智能與人類將是一種雙向服務的共生關系,我希望這種共生關系會使數字智能和生物智能同時受益。”
他稱贊了中國對于發展企業行業數字化應用投入的大量資源和精力。“中國正在成為全球數字化的領導者。”馬斯克表示。
馬斯克承諾,未來特斯拉將繼續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和研發力度,并希望為構建利益共享、責任共擔的數字化未來做出貢獻。
雷軍表示,多年來小米不僅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也推動了智能手機的普及,成長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品牌。“當前,數字鴻溝在全球范圍內加速顯現,發展不平衡與數字經濟的初衷完全背離。科技企業在推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也要努力讓數字產品更有溫情,不讓任何一個群體掉隊。”他說道。
張勇介紹了公司的“共同富裕”以及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策略。阿里巴巴近期公布了一項1000億元的助力共同富裕十項行動計劃,目前正在穩步推進中,將圍繞科技創新、經濟發展、高質量就業、弱勢群體關愛和共同富裕發展基金等方面展開。
張勇稱,阿里巴巴將圍繞中國的“雙碳”目標來制定“碳中和”路徑,希望真正跨出業務邊界,思考如何以平臺的力量,搭建綠色、可持續的新商業生態。
在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企業家高峰論壇上,IBM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包卓藍(Alain Benichou)表示,和很多其他科技公司一樣,IBM也在加速綠色轉型的步伐,并希望幫助合作伙伴分享商業機遇。包卓藍表示:“兼顧既定商業目標和可持續發展并非易事,但那些朝著這一方向努力的先行者必將得到豐厚回報。”
有報告預測,在全球范圍內,環境可持續相關的產業規模將超過12萬億美元(約合78萬億元人民幣)。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侯陽在同一場論壇上表示:“過去一年讓每個人都真切地意識到,人類已經成為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在全球走出困境、迎接挑戰過程中,科技行業和技術企業應肩負起使命,以開放、包容、負責任的態度,為世界搭建起互通有無、合作共享、可持續發展的平臺與服務。”
互聯網企業“下海”要甘當配角
周鴻祎在談到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時表示,新時代互聯網企業的定位正在發生改變。互聯網企業應該主動把企業發展和國家戰略保持一致,發揮優勢,科技報國。
他把互聯網企業投身數字化藍海稱為“下海”。“下海就要甘當配角。”周鴻祎說道,“不能只顧掙錢,熱衷私域流量,搞平臺壟斷,資本無序擴張。”
隨著短視頻、直播等數字技術的高速發展,“私域流量”已經成為熱詞。據抖音電商副總裁木青透露,今年前8個月,電商達人共直播了4300萬場,月均發布短視頻數量超過1億,累計賣出超過41億件商品。
不過在網購讓多方受益的同時,也誕生了一些處于市場壟斷地位的“超級巨頭”平臺。過去一段時間,全球的互聯網監管機構都加強了對這些巨頭平臺的反壟斷監管,未來這種監管趨勢將會更加趨于嚴厲。
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在談到“邁向數字文明新時代”主題時,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的大會上首次提出數字文明的概念,具有很強的前瞻性。數字化讓社會的透明度越來越高,數字化推動了新的文明的發展,數字時代對我們的社會準則也會提出新的要求。”
他認為,巨頭平臺的出現使得互聯網經濟背離了原來的社會價值,比如大數據殺熟等現象。齊向東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消費者的最大權利是選擇權,當消費者沒有選擇了,那么只能任人宰割,這是現在互聯網平臺面臨的一個瓶頸問題。”
齊向東表示,面對數字化的新特點,人們需要構建新的思維和行動體系,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數字文明的外延和內涵都發生了變化,責任的邊界也變得更加模糊。”齊向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隨著中國《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建立完善后,互聯網企業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也更加明確。“這些法律正式出臺后,處罰的方式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以前企業認為干一些違規的事情后果不嚴重,現在可能需要承擔更加嚴重的法律責任。”齊向東說。
網絡安全威脅仍是“頭號殺手”
從“數字孿生”到“元宇宙”,互聯網科技的拓展在給人們帶來無限想象的同時,也會使網絡安全問題更加突出。
齊向東認為,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網絡安全也正在進入“深水區”,網絡安全防御向縱深發展,網絡安全場景化趨勢顯著。“比如車聯網場景、大數據場景、數據交易的場景、互聯網場景等等。”他說道,“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網絡安全的場景化和個性化發展也會越來越復雜。”
智能汽車行業已經開始高度關注網絡安全問題。馬斯克表示:“數據安全是智能聯網汽車成功的關鍵,它不僅與個人利益密切相關,同時和整個社會利益息息相關。特斯拉樂于見到相關法律法規出臺,加強數據管理。”
馬斯克稱,特斯拉已經在中國建立了數據中心,用來存儲中國業務產生的所有數據,包括生產數據、銷售數據、服務數據和充電數據等。他表示:“所有個人身份信息都安全地存儲在中國國內,不會轉移到海外。只有在需要從海外訂購備件等極為罕見的情況下,個別數據才會在獲得相關批準后進行轉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