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祝嫣然
[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深入實施,提高了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數據顯示,今年1~8月,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3萬億元,同比增長25.6%,累計實現凈利潤13540.8億元,同比增長91%,較2019年同期增長43.6%。 ]
2021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攻堅之年、關鍵之年,主要任務能否落地、是否見效,直接決定著2022年能否全面實現預期目標。
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日前在第四屆中國企業論壇上表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全面發力、破局闖關,不斷向縱深推進,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國資委將堅決打好打贏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攻堅戰,確保今年年底前完成三年改革任務的70%以上、明年“七一”前基本完成。
明年“七一”前基本完成
去年6月30日召開的中央深改委的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吹響了新一輪國企改革的沖鋒號。
目前,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時間已經過半,國企改革新高潮逐漸形成。國資委發布的數據顯示,92%的央企和74%的地方一級企業建立了子企業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制,中央和地方國有企業公開招聘人數占比總體超過95%,地方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比例達94.2%,國有資本優化到重要行業、關鍵領域及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實施,有力破除了一批長期制約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有力提升了國有企業服務國家戰略、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服務國家戰略能力、社會貢獻、職工獲得感都得到了提升。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深入實施,提高了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數據顯示,今年1~8月,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3萬億元,同比增長25.6%,累計實現凈利潤13540.8億元,同比增長91%,較2019年同期增長43.6%。
彭華崗表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主要體現在“兩個基本完成”和“六個明顯”。
“兩個基本完成”指的是公司制改制基本完成,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基本完成。“六個明顯”指的是公司治理效能明顯加強,活力效率明顯提升,布局結構明顯優化,科技創新力度明顯加大,混改企業機制轉換明顯加快,國資監管針對性有效性明顯增強。
彭華崗同時指出,雖然三年行動已取得積極進展,但仍要看到,與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對標對表,任務依然艱巨繁重。國資委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層層落實“軍令狀”,堅決打好打贏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攻堅戰,確保今年年底前完成三年改革任務的70%以上、明年“七一”前基本完成。
國資布局優化調整
國資布局優化調整是國企高質量發展的先手棋。上海市國資委黨委副書記董勤表示,近年來,上海充分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管資本的重要抓手、國資布局優化調整的重要推手作用,加快構建適應新發展格局的國有經濟布局的結構。
“我們一手抓壓縮,開展清理非主業、低效、無效資產,處理僵尸企業,壓縮管理層等一系列的工作,推動國資布局持續優化調整。我們還一手抓拓展,完成了6組12家監管企業聯合重組,組建了國投公司、長三角投資公司等,推動國資向長三角地區人工智能、工程咨詢、數字治理等領域延伸和拓展,搶先布局新產業、新領域,謀定未來國企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版圖。”董勤表示。
目前,上海86.2%的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在第三產業,85%的新增投資集中在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和民生保障四大領域。未來上海市市屬的國有資本25%將集中在戰略性產業領域,30%左右將集中在優勢產業領域,35%左右將集中在城市安全和民生保障領域。
山東堅持把優質資源向優勢產業、優勢板塊集中,迅速增強優勢企業競爭力。
山東省國資委主任張斌表示,在企業內部層面,重新確認省屬企業主業,每戶不超過3個,嚴控非主業投資,省屬企業2020年主業投資占比達到99%;開展非主業資產清理整合專項行動,計劃用三年時間清理退出388戶非主業企業,目前時間過半,山東省已經完成清理清退216戶。
建立市場化機制
三項制度改革是國企改革的“牛鼻子”,也是激發企業內生動力的關鍵一招。
在打破“鐵飯碗”方面,山東省屬企業基本實現全員業績考核全覆蓋,建立員工常態化退出機制,每年約有1.8萬人市場化退出。省屬企業各級子企業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的戶數占比達到94.17%,實行管理人員職務調整與考核掛鉤。管理人員薪酬結構中績效年薪占比超過60%,同類管理人員薪酬差距平均在2.6倍以上。
中國化學(601117,股吧)工程集團董事長戴和根說,干部能上能下,通過內部公開選拔、外部公開招聘干部占新提拔干部的57%;員工能進能出,三年一競聘,全體起立再就位;薪酬能高能低,企業負責人年度薪酬水平最大相差近8倍。改革進一步激發了員工動力、提高了人力資源效率,年人均營業收入、年人均創利、全員勞動生產率均翻了一番。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目前有6家二級企業、16家三級企業完成了混改。其中,華陸公司釋放30%股權引入“行業龍頭、改革標桿”萬華化學(600309,股吧)(600309.SH),同步實施了員工跟投,今年上半年新簽合同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139%、102%、177%。
廣東省國資委黨委副書記、主任李成表示,廣東一直在探索與市場經濟規律相適應的國有企業的實現形式,提出國民共進、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經濟為主導。
李成介紹,在廣東,大部分國有企業都是2000年以后才發展的,現在大部分的國有企業基本都表現出一種混合所有制的形式。有絕對控股的國企、有相對控股的國企,甚至有一大批(股份)在1/3以下,但是國有企業有絕對的話語權和絕對的掌控能力。這樣企業經營機制的轉化就很容易得到落實,在激發國有企業主體活力的同時也能更好地讓企業融入市場活力。
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發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兩個方案。在此前,中央頒布有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以及深圳先行示范區的意見。
李成表示,國有企業在整個大灣區的建設中是非常有活力的。在橫琴、前海政策發布之后,最近廣東省國資委牽頭,在這兩個合作區準備開展一系列國有企業的投資、布局的行動。最近準備抓住兩個合作區作為重大合作區域,來謀劃推動大灣區的國企國資改革先走一步,爭取到“十四五”末,能有更多的國有企業成為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一流企業。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