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英國“里士滿”號護衛艦27日通過臺灣海峽,其間舉行?詹傺莶⒐_發推自我炒作。這是英國軍艦近年來首次通過臺灣海峽。此舉被認為是英國企圖在印太地區開啟“常態化”軍事部署的一個步驟。但英國此舉無論在其本國還是國際上都遭到譏諷和警告。在英國國內,網民怒斥這是在燃油上浪費納稅人的錢。解放軍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大校27日表示,英國護衛艦過航臺灣海峽,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毡θ谈O警戒。英方枉費心機刷“存在感”,這種行為居心不良,破壞臺海和平穩定,充分暴露了其投機心態。戰區部隊時刻保持高度戒備,堅決反制一切威脅挑釁。
英艦過海峽時進行?詹傺
隸屬英國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群的“里士滿”號護衛艦27日通過臺灣海峽。當天早上,該艦經過臺灣海峽時在推特上發文:“在與東海合作伙伴和盟友一起合作,忙了一段時期之后,我們正在通過臺灣海峽,將前往越南訪問,并訪問越南海軍!睋_灣“中央社”報道,“里士滿”號27日進入臺灣海峽,在臺北港西方約35海里的位置由北向南,并進行了艦載直升機海空操演。
《英國國防雜志》網站相關報道的標題稱:“英國軍艦不顧中國警告通過臺灣海峽!眻蟮婪Q,“里士滿”號穿過敏感的臺灣海峽,以示“航行自由”,此舉可能會激怒北京。早在2018年,英國海軍“不列顛”號攻擊艦在同樣有爭議的南海進行“自由航行”演習時,就遭到了一艘中國護衛艦和兩架直升機的“挑釁”。
英國政府26日曾稱,“里士滿”號護衛艦原先執行的任務是監視朝鮮是否有違反制裁措施的行為。法新社稱,英國海軍艦只發布消息證實通過臺灣海峽,這種行為在非美國軍艦身上并不常見,因為(這樣做)有可能損害與中國的關系。
英國《泰晤士報》稱,英國的做法與它和美澳日前組建AUKUS聯盟有關。報道稱,“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群目前在印太地區的行動是其首次“全球部署”的一部分。英國在脫歐后重新評估了自己在世界秩序中的位置,并且將印太地區視為英國國防和外交政策的重點。
在《泰晤士報》網站相關報道后,不少英國網民留言表達看法。有網民聲稱英國軍艦只是在國際水道通過。也有網民稱:“英國應該明白自己早已不是什么超級大國,躲在美國裙擺之下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不過,多數英國網民對這一消息并不關心,他們更關心英國加油站為什么沒油。一個網名Copperman的英國網友在推特上怒斥:“此時此刻,英國各地的加油站都沒有燃油供應,你們竟然在燃油上浪費納稅人的錢,在中國附近海域閑逛?”
解放軍軍機今年已繞臺500架次
對于英國軍艦通過臺灣海峽,臺“國防部長”邱國正27日稱,若外籍機、艦經過臺海、臺灣東部外海,“都在我范圍內,國軍都會掌握動態但不會去干預”。島內綠媒和民進黨政客則興奮地認為這是西方在給“臺獨”撐腰。“中央社”27日稱,英國脫歐后強化耕耘印太地區,與日本強化防衛合作,“而臺灣的安全是印太地區重要議題”。民進黨“立委”王定宇27日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英艦通過臺灣海峽的消息,他還得意洋洋地稱:“臺灣周邊有三個(美英)航母群,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操演科目!
島內媒體認為,英艦通過臺灣海峽,標志著美國及其盟友會越來越多地在中國附近國際水域從事“航行自由”行動,同時也為日本、澳大利亞等國打開了采取類似行動的大門。不過島內輿論對外國軍艦通過臺海究竟給臺灣帶來什么,并不看好。聯合新聞網稱,英國船只的行動又一次成為臺當局“反中”大內宣的好題材,好像“全世界都來對抗大陸”,不過事實上,局面是否當真如此樂觀?文章稱,英國所謂未來常駐亞洲水域的兩艘軍艦“斯佩”號和“添馬”號,排水量僅2000噸,最大火力僅有一門30毫米機炮。換言之,這兩艘艦艇最多只能執行反海盜等低強度任務,根本沒有能力與他國軍艦或飛機對抗。
綠營媒體《自由時報》稱,英國軍艦通過臺灣海峽的消息發布后,解放軍軍機27日上午8時立刻“襲擾”臺西南空域。報道稱,截至27日,解放軍軍機繞臺今年已經超過500架次,超過去年全年總和380架次!坝⑴炌ㄟ^臺海后,是否出現密集共機襲擾值得關注”。
27日,臺灣“立法院”請邱國正報告并備詢。國民黨“立委”江啟臣稱,臺軍戰機近來接連發生意外,包括座艙罩飛脫、滑出跑道、起落架出問題等,而在解放軍密集“襲擾”之下,臺海當前局勢可謂隨時都要準備作戰,發生這些狀況難道不緊張嗎?邱國正坦言“相當緊張”。他稱,這都是一些“危險癥候”,顯示臺軍內部管理和訓練不足。
英艦東來“搞事還是獻丑”
近年來美國為了支持臺灣民進黨當局,一方面增加對臺軍售,提升美臺軍事合作,另一方面不斷派遣軍艦航經臺灣海峽,今年美國艦艇基本上每個月都會穿越一次臺灣海峽。9月17日,美國導彈驅逐艦“巴里”號通過臺灣海峽,是美艦今年第九次通過臺海。與此同時,一些西方國家呼應美國的“印太戰略”,也開始在臺灣海峽玩火。2019年和2021年,法國艦艇曾兩次穿越臺灣海峽。加拿大軍艦2019年6月和8月以及去年10月曾三次通過臺灣海峽。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趙俊杰2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稱,英國此前宣稱要在印太開展常態化部署,因此這一次穿越臺灣海峽就是為了刷“存在感”,同時也是英國配合美印太戰略的一個重要環節。他說,英艦穿越臺灣海峽跟美英澳成立AUKUS三方安全伙伴關系直接相關。在軍事方面,美國現在非常倚重AUKUS這個具有所謂盎格魯-撒克遜血統的新聯盟。因此可以說,英國已把自己視為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戰略棋子。既然是一個棋子,英國肯定還會繼續在臺海等方面搞事。
不過,趙俊杰表示,英國現在經濟如此不景氣,而且英國航母這次來亞太巡航,其實是拼湊起來的艦隊!澳憧从⑴災茉趤喬B化’部署多久?搞不好半道就趴窩了。”
“英艦東來是搞事,還是獻丑?”,臺灣《聯合報》刊登“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的文章稱,盡管西方媒體拼命炒作,但內行人早已看穿英國軍艦出訪“窘態畢露,真是獻丑”。首先,英國航母出發前就已兵力不足,仰賴其他國家搭配組成編隊,才能夠勉強成行。9月到達太平洋(601099,股吧)海域后還要靠加拿大護衛艦助陣,可以看出多么難堪。其次,航經地中海時,英國“鉆石”號驅逐艦發生故障,“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還出現嚴重疫情,超過百例確診病例,讓英國海軍灰頭土臉。文章嘲諷說,盡管窘態百出,但英國海軍一路上仍“毫不含糊,引人注目”,在關島停靠時傳出英國水兵先在酒吧騷擾女性,后又與當地民眾街頭斗毆,最后遭警方逮捕、法院起訴,成為關島頭條新聞,“顯然是該艦疫情沖擊有限,并未影響皇家海軍水兵尋歡作樂的戰力”。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環球時報記者 郝爽言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
閱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戶端。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