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方
[ 各黨的組閣預談判已經拉開了序幕,談判成功要求三方相互妥協,不僅需要政治立場上的讓步,還涉及政治權力分配問題,所持續時間將相對較長,但各方都表態希望在年底之前完成。 ]
[ 社民黨目前的策略應該是穩住執政伙伴綠黨,并通過許諾財政部長職位等政治資源來獲取自民黨支持,同時借助肖爾茨豐富的政治經驗、務實的工作作風以及傳統偏中間的立場,努力協調各方,推進執政聯盟的形成。 ]
9月27日,德國大選所有299個選區的選票已經統計完畢。根據初步計票結果,社民黨在26日舉行的聯邦議會選舉中得票率為25.7%,領先現任總理默克爾所在的聯盟黨1.6個百分點,綠黨和自民黨分別以14.8%和11.5%排名第三、第四位。雖然正式計票結果將在幾天后公布,但這個結果和最終議席分布情況將非常接近。
根據德國憲法,在聯邦議院中取得半數以上議席的政黨或執政聯盟才可以組閣。鑒于此次大選碎片化嚴重,單一政黨最高得票數創歷史新低的情況,德國極有可能迎來有史以來第一屆由三個黨派組成的聯合政府。
而最大的兩個政黨——社民黨和聯盟黨中或有一方將無法進入執政聯盟,而自民黨和綠黨攜手參加組閣反而成了大概率事件,他們的選擇或將成為德國下屆政府組成以及下任總理人選出臺的關鍵。
雖然社民黨以微弱優勢成為議會第一大黨,并獲得了組閣的主導權,但由于社民黨和與其政見較為接近的綠黨所獲得的選票之和不超過50%,必須拉攏第三個政黨參與組閣。
聯盟黨是社民黨理論上可以選擇的伙伴,但大聯盟已執政多年,在社民黨內怨言不斷。從今年的投票情況來看,聯盟黨和社民黨的得票率之和甚至無法達到總數的一半,全民黨屬性盡失。社民黨不太希望重新與聯盟黨繼續聯合執政,綠黨也曾表達過不與聯盟黨共同組閣的意愿。
對于社民黨來說,自民黨是這一方案的更好人選,雖然這和自民黨的初衷并不完全一致。自民黨對其和聯盟黨、綠黨組成“牙買加組合”執政聯盟抱有期待。自民黨主席林德納甚至在大選前的“柏林回合”辯論會上提議,由自民黨和綠黨先談,然后再與兩個較大的政黨展開談判。畢竟兩者在上屆議會的反對黨席位上曾共事多年。
那么“牙買加組合”執政聯盟是否更有希望形成呢?其實也不盡然。雖然聯盟黨與自民黨的競選綱領在減稅、減少赤字等方面有不少共同點,但自民黨的“歷史污點”讓聯盟黨和綠黨都曾深受其害。2017年的大選中,自民黨攜帶著很高的要價進入談判,卻在談判的最后階段退出,造成了“牙買加組合”執政聯盟的破裂。聯盟黨甚至在本次競選過程中特意開展了幾次針對自民黨的宣傳,兩黨的契合度并不像自民黨宣稱的那么高。而且聯盟黨和綠黨或許不會答應自民黨更多的政治訴求。
相比聯盟黨,綠黨與社民黨在社會福利、環保等政策上的觀點更加相投,比如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增加富人稅收、利用再生能源方面。在多次競選活動和選前辯論中,社民黨候選人肖爾茨和綠黨候選人貝爾伯克更多地達成了統一戰線。
那么綠黨會不會站到肖爾茨的對立面呢?這種可能性并非完全沒有,但無論從政治主張還是價值觀方面,綠黨若和聯盟黨組合將較難向選民交代。貝爾伯克不久前還表達過對聯盟黨在氣候保護問題上的不滿。
聯盟黨內部也在大選后發生了離析,基社盟高層批評了聯盟黨候選人兼基民盟主席拉舍特,聯盟黨議會黨團主席布林克豪斯與拉舍特發生了爭執,聯盟黨內部右翼保守主義組織“價值聯盟”則要求拉舍特下臺。種種跡象表明,聯盟黨“攘外安內”的任務不輕,其組閣能力將受到挑戰。
目前,各黨的組閣預談判已經拉開了序幕,談判成功要求三方相互妥協,不僅需要政治立場上的讓步,還涉及政治權力分配問題,所持續時間將相對較長,但各方都表態希望在年底之前完成。
社民黨具有組閣的優先權和綠黨的支持,它與綠黨、自民黨組成“交通燈組合”的成功率或比“牙買加組合”要高,而且在地方層面已經得到了成功的政治實踐。但是由于這一組合將跨越左右兩翼,自民黨在稅收、國家財政、社會福利政策等方面和紅綠兩黨存在分歧,它在中左翼主導的執政聯盟中會不太自在。但是,自民黨有了2017年的教訓,將在爭取政治利益最大化的同時更加顧全大局。
社民黨目前的策略應該是穩住執政伙伴綠黨,并通過許諾財政部長職位等政治資源來獲取自民黨支持,同時借助肖爾茨豐富的政治經驗、務實的工作作風以及傳統偏中間的立場,努力協調各方,推進執政聯盟的形成。
(作者系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