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護衛艦“里士滿”號27日宣稱由北向南穿過臺灣海峽并大肆炒作,在西方媒體眼中儼然成為“敢于挑戰中國”的“勇士”。
不過韓國《朝鮮日報》29日的報道顯示,英國護衛艦穿越臺灣海峽時,恐怕有著外界不知道的狼狽。
報道稱,雖然美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軍艦近來相繼通過臺灣海峽,但英國軍艦通過臺灣海峽還是2008年以來的首次。2019年,英國海軍所屬的測量調查船也曾經過臺灣海峽,但該船舶并非軍艦。
“里士滿”號在通過臺灣海峽時高調炒作
對于英國護衛艦的這種行為,解放軍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27日回應稱,英方此舉是刷“存在感”,充分暴露了其投機心態,“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全程跟監警戒”。
雖然解放軍并沒有透露詳細跟蹤監視情況,但韓國媒體注意到,就在英國軍艦通過臺灣海峽當天,臺灣“國防部”發布的通告顯示,“解放軍派出至少6架軍機等前往臺灣海峽附近進行追擊并發出警告”。報道稱,27日共有1架運-8遠干機、1架運-9通信對抗機、2架殲-16戰斗機、1架空警-500預警機和1架運-8反潛機進入臺灣西南空域。
臺灣“國防部”發布的解放軍軍機活動軌跡圖
從它們的飛行軌跡看,除了2架殲-16戰斗機繼續前往巴士海峽以外,其余解放軍軍機在臺灣海峽徘徊,“猶如堵住了臺灣海峽的西南入口”。
老司機認為,如果解放軍出動軍機是為監視“里士滿”號護衛艦,這樣的安排非常合理。作為一艘設計于上世紀80年代,服役于1993年的老式護衛艦,雖然它在2020年剛完成的改裝中用新型“海受體”防空導彈取代了陳舊的“海狼”點防空導彈,但仍不具備區域防空能力,整體作戰能力更是嚴重落后于時代。
退役海軍上校、經士智庫總裁兼國際軍事行動發研究中心田士臣認為,臺灣海峽除了領海部分都屬于國際通行海域,只要遵守國際法和相關國內法,所有外國軍艦在國際航道內都享有航行自由。但英國艦艇刻意渲染其在臺灣海峽的通過行為,明顯具有挑釁意味。因此“里士滿”號過航臺灣海峽的重點在于“公開炒作”。
解放軍空警-500預警機
由此可見,“里士滿”號穿越臺灣海峽的行動,最多只能算是一種政治舉動,根本沒有能力對解放軍空中戰機構成威脅。解放軍利用空警-500預警機的遠程探測能力,足以嚴密監視臺灣海峽周邊海空情況,而反潛機和電子戰飛機則負責保證英國軍艦不會借機搞出什么“妖蛾子”。
所以啊,“里士滿”號在西方媒體口中被吹噓為“挑戰中國”的“勇敢”行為,真相其實是在解放軍海空立體監視下,一路戰戰兢兢、老老實實地通過臺灣海峽。英國艦員沿途的擔驚受怕,又該去找誰去訴說呢?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