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建設于原武漢王家墩機場舊址,并在武漢市發展規劃中被定位為金融中心的武漢中央商務區堪稱“機場跑道上建造的艘母”,在其已歷時十余年的開發中,作為核心開發者的泛海控股(000046,股吧),不僅僅為這個總建筑規模1400萬方的“艘母”級工程建設起了高樓大廈,城市路網,以及龐大的地下工程。還為武漢這座江城帶來了城市核心區的一“山”一“海”。
這一“山”一“海”,位于武漢CBD黃金十字軸縱軸的南北兩端。“山”是位于武漢CBD北端的王家墩山體公園,“海”則是南端的水體公園——夢澤湖公園。
王家墩山體公園曾經是一片平地,泛海利用周邊項目基坑開挖的廢棄土石方23萬立方,硬是堆出一座最高處達30米的山丘。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園的設計理念和定位是堆山工程,這是武漢 CBD 綠色施工中的應用之一,項目建設之初國內僅有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無錫金匱公園等項目運用了堆山方式。
山體堆積起來后,泛海請來世界著名建筑設計公司日建設計,為公園整體布局進行優化和提升。在園林景觀設計上,泛海更是傾盡心力。
王家墩公園的總綠地率達 78%,種植喬灌木 6500 余株,品種 165 類,其中不少屬于名貴樹種;另外兩塊總共近 5000 平方米的大草坪極其搶眼,采用冷暖季混播草種,草坪一年四季可保持常綠。
值得一提的便是其中的櫻花大道。公園內種植櫻花多達400株,每一株都是從日本飄洋過海而來,每逢櫻花綻放的季節,這里都是僅次于武漢大學的賞櫻場地。
而位于武漢CBD南端的夢澤湖公園,則是武漢全市最大的人工湖,在千湖之省省會也是排得上號的水體。其建設的主要目的是為CBD“開窗透氣”,為核心區和居住區之間提供過渡空間,形成具有生態效用的大型公共開放水域空間。
泛海在當年挖人工湖,就已投放魚苗、種植水草等,如今生態系統初步形成,經常有人坐在湖邊悠閑釣魚。此外,人工生態島嶼散落在水面上,小島與瀕水的植物環境共同營造出濕地景觀空間;同時,造型輕巧的棧橋將島嶼連接,與水景呼應,游人劃船將穿行其間,可感受魚翔淺底、蘆葦搖曳的自然樂趣。
一“山”一“海”南北呼應,不僅重塑了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更為重要的是以強大的包容性,為城市各個群體都搭建了一個溝通與互動的舞臺,兼容并包的容納著生機勃勃的城市煙火氣。
從功利的視角來說,中央商務區講究的是高度集約化,即最小單位值產生最大經濟效益。十幾年的時間,漢口的房價和地價一路上漲,只要蓋更高的樓、更密的建筑,就不愁收不回成本。
但是泛海卻從來不這么算賬,比起計較當下的得與失,泛海更愿意把時間拉長,打造一個能夠留給后人永久居住的城市。
除了移“山”造“海”之外,泛海在城市公共空間打造上更是“浪費”了不少時間。如起于王家墩山體公園、經過香海園、蘭海園、SOHO城的景觀大道中央綠化帶寬20米,長320米,為武漢CBD黃金走廊之一。
曾有人估算,武漢CBD的公園群相當于3個中山公園。這樣超豪華組團的公園搭建,這樣的大手筆在國內各大城市CBD中也屬罕見。
恰恰說明泛海是真的看好武漢CBD這座城市潛能與價值,從最初就做好了與這座新城一同走向未來的打算。
如此用心,不計成本投入去打造武漢CBD公共空間的原因,也是泛海對武漢CBD的期待還未來發展前景看好。
而自2021年以來,隨著武漢金融城大規劃的明晰,以及政府多舉措加大加強落實措施,武漢金融城建設速度明顯加快。而武漢CBD也在規劃中被明確為武漢金融城大規劃核心“一街一城”中的“一城”。隨著區域成熟度的逐步提高,以及諸多知名企業總部的入駐,泛海武漢中央商務區也逐步進入收獲季,南北呼應的一“山”一“海”也成為武漢CBD最靚麗的城市綠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