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過去在許多生活在北京人記憶中是“電子一條街”,讓人愛恨交加。
但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關村(000931,股吧)就已初步形成了一個技、工、貿為主的科技與經濟結合的科技企業群,有各種新技術、新產業公司148家。
1988年5月,國務院批準了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暫行條例,將以中關村地區為中心,在海淀區劃出一百平方公里左右的區域,建立外向型、開放型的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
1988年8月5日,經約三個月的籌辦,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正式對外辦公。
1999年6月21日,國務院批準加快建設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
中關村憑借著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從最初的“電子一條街”發展為中國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開創了改革開放史上的一段傳奇。
如今,中關村已經是已經中國科技創新的出發地、原始創新的策源地、自主創新的主陣地,先后誕生了超級計算機、中文搜索引擎、人工智能芯片等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和變革性重大科技成果。作為北京國際科技中心建設的主陣地。新時期,中關村將不僅是北京的中關村,更是中國的中關村、世界的中關村。
資料來源:新華社、北京日報等
往期回顧:
72年,看北京足跡|這座立交橋有37年的歷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