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港股市場高開低走。截至收盤,恒生指數下跌0.48%,報23987.11點,失守24000點;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下跌1.14%;恒生科技指數下跌1.5%。
能源、商業和專業服務、食品與主要用品零售等板塊漲幅居前,醫療保健設備與服務跌幅居前。焦點股中,恒大汽車下跌逾15%,“巨無霸”中國石油(601857,股吧)股份上漲4.28%,股價創兩年多新高。
能源板塊表現搶眼,中國石油年內漲幅超80%
10月6日,港股市場高開低走。截至收盤,中國石油股份、中國石油化工、中國海洋石油表現突出,分別上漲4.28%、3.06%、2.34%。其中,中國石油股份股價一舉站上4港元/股關口,為2019年5月以來首次。
今年以來,中國石油股份股價從2.23港元/股漲至4.14港元/股,累計漲幅達85.65%,為恒生指數成分股中今年以來累計漲幅最大的個股,堪稱港股市場今年“最靚的仔”。中國海洋石油、中國石油化工股份今年以來同樣表現較好。
中國石油股份的突出表現與油價的不斷上漲直接相關。本周二,美油創近7年新高,布油創近3年新高。
從國際層面來看,面對全球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沙特和俄羅斯為首的OPEC+產油國聯盟稱,11月將按原計劃每月增產40萬桶/日,不會超量增產來緩解供應荒。
本周一(10月4日),第21屆OPEC+部長級會議閉幕后發布公告稱,將堅持今年7月18日第19屆OPEC+部長級會議批準的產量調整計劃,今年11月該聯盟總產量繼續上調40萬桶/日。同時,OPEC+總體減產計劃的結束日期仍將從明年4月順延至明年12月,順延期允許沙特、俄羅斯等部分成員國“補償增產”。
國際原油期貨價格隨即上漲,截至10月6日凌晨,WTI 11月原油期貨收漲1.31美元,漲幅1.69%,報78.93美元/桶,創2014年10月下旬以來的最高收盤價;布倫特12月原油期貨收漲1.30美元,漲幅1.60%,報82.56美元/桶。
中國天然氣一度直線拉升40%
能源板塊中,受隔夜美國天然氣期貨大漲近10%的刺激,中國天然氣開盤后迅速直線拉升42.5%,至收盤漲幅收窄至25%。中國基建投資、百勤油服漲逾18%。
消息層面上,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繼續上漲,被視為西歐天然氣價格風向標的荷蘭天然氣期貨價格首次突破每千立方米1200美元,飆升22%,美國天然期貨大漲10%,創下歷史新高。此外,受冬季取暖季前全球供應緊張影響,NYMEX 11月天然氣期貨收漲9.47%,報6.31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創2008年以來收盤新高。
據證券時報·e公司,有分析人士擔心,盡管預計冬季溫和,但寒冷的天氣和更多的海外出口可能會完全耗盡天然氣供應。此外,隨著價格繼續攀升,交易員預計電力將從天然氣轉向石油或煤炭,也可能導致石油供應緊張。
當地時間10月5日,歐洲五個國家就能源價格發表聯合聲明,西班牙、法國、捷克、希臘和羅馬尼亞敦促歐盟對天然氣市場進行調查,歐洲國家的部長們呼吁采取共同的方式來應對能源成本。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