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城市長沙,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延續了旅游市場的火爆。
多個平臺發布的國慶旅游數據顯示,無論在游客人數方面,還是美食消費榜上,長沙都躋身前十。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10月2日-5日前往長沙,近距離感受了長沙的網紅魅力。
不在排隊就在排隊的路上
國慶假期,長沙的天氣與當地旅游市場一樣火熱——日間最高氣溫達到39攝氏度以上,但高溫無法阻擋游客探索這座城市的興趣。
從長沙黃花機場駛往市區的路上,出租車司機將冷氣調到最大,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盡管受防疫政策影響,部分游客無法跨省旅游,但從10月1日開始,市內的出行需求依然火爆。“很多游客來自湖南省內其他城市,我從早上8點出車到下午4點一直不斷接單。”他似乎也有些不解,“這么熱的天氣,你們到底喜歡長沙什么?”
久居長沙的人,或許并不清楚這座城市于中國所有城市之中的獨特之處。但各類唯長沙所獨有的消費業態與場景,讓當地旅游市場與天氣一樣,在全國眾多旅游城市中,顯得“個性十足”。
而這些消費場景,又集中于長沙城中心的五一廣場附近。以五一廣場為起點,附近有著名的紅色旅游景區橘子洲,游客絡繹不絕地乘船上島,體驗《沁園春·長沙》中所描繪的磅礴大氣之景。
在國慶前,長沙還發布了“紅色文化旅游電子地圖”,將景區景點介紹、故事資料、影像數據和文旅要素標簽數據融合,系統性地向游客推介當地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據飛豬旅行發布的假期旅游大數據顯示,長沙名列全國紅色旅游十大熱門目的地榜首。
從橘子洲再返回,碼頭不遠處的海信廣場似乎一直在排隊。這里有長沙最著名的網紅餐飲品牌——超級文和友。
10月2日晚8時,文和友一名工作人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排號數已超過1.4萬,按照平均每桌3名顧客保守估算,客流量已經在4.2萬人左右。”
這意味著,這座占地面積兩萬平米、共7層樓的復合式餐飲門店,其當日的客流量已超過北京環球度假區。
在文和友排上幾小時的隊、飽餐各種口味的小龍蝦后,一公里之外的太平老街同樣人流如織。這條全長375米、寬不過7米的古老商業街兩側,如今聚集了長沙幾乎所有的網紅美食,每一家店鋪外都排起長長的隊伍,奶茶、臭豆腐成為游客手中的標配,在炎熱的氣溫下,一口奶茶、一口臭豆腐,冷熱交替間,游客情緒被抬升到頂峰。
一位游客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北京習慣了忙碌的工作節奏,想換個城市享受生活,沒想到來長沙后,太平老街的擁堵程度和一號線早高峰相差無幾。”
在這座熱衷于吃蝦的城市,似乎沒有一只小龍蝦能出逃,但也或許沒有一個游客不會經歷漫長的排隊時光。而其中,茶顏悅色又是只有通過排隊才能獲得的“在地珍饈”。
有統計稱,茶顏悅色的門店數量或許已經超過了便利店,成為當地人的生活“標配”。而這家至今仍只在武漢開設省外門店的中式茶飲品牌,經過網絡媒體的傳播,又成為游客來長沙旅游的“標配”。用半小時排隊點餐,再花上半小時等待制作,是節日期間獲得一杯奶茶的必要流程。
而在機場和高鐵站,茶顏悅色又打敗了如湖南醬板鴨等美食,成為最受歡迎的伴手禮,游客們抓緊最后的消費機會,將打包好的奶茶裝進保溫袋中,幾小時后,幾千公里外的朋友們,也就能一起分享這道長沙新晉的“土特產”了。
雖然當地人一再提醒長沙每一家粉店都好吃,但似乎唯有排隊,才能在一碗米粉的各種碼料之外再增新的口感。
五一廣場一側的小巷中,身披老字號光環的公交新村粉店,盡管是24小時營業,但食客們的排號隊伍還是從早上8點一直延續到晚上11點,一碗均價十幾元的米粉,往往被食客們多加了幾個煎蛋,多幾分碼料,才可慰藉辛苦的等待。
長沙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排名快速提升
在美食博主王悟知看來,長沙是一座依靠媒體“成就”的消費城市。
“你看湖南衛視推出那么多頂流的娛樂節目,明星們來了長沙,不會在節目上給他們吃珍饈美味,一份口味蝦,一盤臭豆腐,就可以挑起電視機旁萬千觀眾的味蕾。”他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小龍蝦全國都能吃到,但口味蝦卻只有湖南有,而如果一個游客愛吃自己家鄉路邊攤的‘正宗長沙臭豆腐’,難道不會向往來長沙拜拜‘真菩薩’?”
他將這一現象歸結為電視媒體帶來的粉絲經濟,“在傳播方式上,長沙與其他城市最大的區別是,電視媒體非常發達,是這座城市最初代的形象傳播工具。”
而抖音、小紅書等網絡媒體的興起,帶來網紅經濟,更多的餐飲品牌通過短短十幾秒的視頻,推動這座城市進入了形象傳播的2.0時代。
但隨著長沙旅游市場的持續火熱,當地多元化消費元素不足、交通擁堵與環境衛生問題進一步凸顯。
陳列著長沙馬王堆漢墓各類文物的湖南省博物館,是長沙市的另一個網紅景點。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留意到,該博物館的門票早在國慶節前數日就預定一空,若選擇10月1日預定,則只能預定到10月9日的門票。
在炎熱的氣溫之下,湖南省博物館成為了日間游覽最好的選擇。在王悟知看來,長沙需要更多的室內游覽項目。“比如成都的火鍋店,消費需要在固定空間內進行,而長沙無論是臭豆腐還是奶茶,都是流動的消費模式,但問題是,游客們拿著臭豆腐和奶茶,還能有哪些地方可以吸引其前往?”
此外,在地鐵運營范圍尚有限的背景下,長沙城區道路擁堵與停車難的問題,也持續困擾游客。
長沙相關部門也注意到了這一問題,在今年發布的《長沙市創建區域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暨長沙市消費升級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中,明確提出長沙將從升級消費載體、培育市場主體、豐富消費業態、活躍消費市場、優化消費生態等五大方面推出17條具體措施,加速建設區域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未來三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速8%左右,到2023年,長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629億元。
上述方案稱,將鼓勵引進500強品牌首店,重點引進國際知名商業品牌入駐大型商業綜合體及街區,打造區域性國際知名品牌營銷中心,鼓勵支持網紅品牌持續做大,力推網紅經濟發展,持續打響長沙“網紅城市”品牌,并重點建設以“五一商圈”為核心的夜間經濟示范區,提質升級解放西路、沁園美食街等高品質夜間消費集聚區,“十四五”期間,建成10個夜間經濟示范街區、100個夜間經濟示范門店、規劃改造30個特色精品夜市及街區、打造50個具有省內外知名度的夜消費名片。
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評價報告》,長沙在全國城市中的排名從2019年的第14位上升到2021年的11位,是上升最快的城市,展現了長沙在建設國際消費中心方面的實力和速度。亦有分析人士認為,如何實現長沙的消費影響力從區域性向更大的范圍擴展,將是長沙在下一階段需要研究的課題。
(作者:李果 編輯:李博)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