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五位全國知名批發市場的掌舵人齊聚2021全球數字貿易大會暨漢交會,通過現場圓桌對話,暢談數字經濟時代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的機遇和挑戰,線上線下融合、內外貿結合、產銷聯動成為商品市場轉型升級的關鍵詞。
本次圓桌對話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主持。她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使得商貿物流行業在數字經濟大潮當中朝著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發展的步伐更快,未來貿易與數字經濟的融合主要有三大趨勢。首先是產銷融合,批發市場作為連接生產消費端和零售端的中間環節,將與生產環節的融合更加緊密;第二個是線下線上融合,特別是借助直播、短視頻等與線上融合的速度更快了;第三個是內外貿的融合,不少批發市場抓住國際市場機遇,拓展跨境電商。
“在數字經濟時代,時間、空間、速度、效率、成本等一系列批發市場的原有生態圈都發生了改變。”廣州富力環球貿易港董事長胡衍虎表示說,但這給了所有市場跟全世界做生意、買全球、賣全球的機遇。
“作為商貿平臺的運營者,對市場實現了數字化、智能化管理很重要。”江蘇華東五金城董事長周才炳分享,通過數字地圖、數據化監測,實現數字物流、商戶智慧化管理、財務自動結算、動態預警等數字管理手段,能夠實現相對的標準化,極大地提高市場的管理效率。他建議通過商務部引導,針對對內管理、對外引流、數字物流、服務系統、出口跨境系統等方面,對全國商品市場形成數字化規范和標準,引領市場走向智能化、數字化。
四季青服裝集團總裁祝慧良談到,發展市場貿易的立足點在市場主體,商貿平臺要圍繞客戶的需求來拓展自己的服務,要始終把商戶放在第一位,盡心盡力為他們解決問題,市場貿易才能夠繁榮。同時要順應時代發展的大潮,積極擁抱數字經濟,具有產源地優勢的生產廠家,要利用直播等數字媒介做好引流,刺激提升交易額。
武漢漢口北集團總裁曹天斌表示,傳統批發市場要擁抱變化,但不能夠迷信變化,要把數字經濟建在實體的基礎上,否則就成為了空中樓閣。他還分享道,為提高效率、促進市場繁榮、讓商戶賺錢,近年來漢口北探索了一系列新路徑,將批發與體驗式消費相結合,推出文商旅結合的漢口鎮;推動內外貿融合,陸續推出歐洲館、上合館、東盟館、東南亞館、港澳臺館等特色場館,將入駐更多的外貿企業;將線上線下相結合,通過漢口北市場做面向消費者的線下交易,以卓爾智聯做好大宗商品、消費品的線上貿易,結合卓爾購、抖音等線上平臺更好地融合線上線下經濟,這些融合轉型完全激發了漢口北的市場活力。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