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南京訊(記者薛慶元)為建立科學統一的“一地六縣”放心消費評價體系,提升消費環境安全度、經營者誠信度和消費者滿意度, 10月13日,“一地六縣”地方工作規范《美麗鄉村放心消費體系建設與管理規范》(以下簡稱《規范》)新聞發布會在常州溧陽召開。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網監處副處長田豐、常州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董梁到會,溧陽市、宜興市、長興縣、安吉縣、郎溪縣、廣德市市場監管部門相關負責人等參加了發布會。據悉,這是全國首個區域性美麗鄉村放心消費地方工作標準。
資料圖片
今年以來,常州溧陽市攜宜興市、安吉縣、長興縣、廣德市、郎溪縣五地在“滿意消費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建設上先行先試,率先發布《美麗鄉村放心消費體系建設與管理規范》,進一步健全了“一地六縣”消費維權領域區域協同發展機制。
資料圖片
據介紹,《規范》是由“一地六縣”市場監管部門和中國計量大學共同成立了放心消費建設工作規范起草小組,前期通過收集材料、實地調研、標準起草、征求意見,聽取6個縣市16家單位的11條意見,經過半年準備和研討評審,最終形成了標準報批稿。
鄉村放心消費建設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和長期工程。該規范將發揮標桿引領效應,更大范圍推動鄉村放心消費體系建設與管理,為其他區域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目前,該規范已在溧陽市9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全面落實,將陸續覆蓋由“溧陽1號公路”串起的98個行政村、312個自然村、220個鄉村旅游景點、23個美麗鄉村和特色田園鄉村。
資料圖片
《規范》聚焦日常消費、服務消費、新消費等重點領域,以質量安全、服務優質、明碼標價、糾紛快處為基本指向,以社會認可、消費者滿意為基本原則,形成“一地六縣”統一的放心消費評價體系。要求全面覆蓋“一地六縣”消費較為集中的主要行業、新興領域和經營場所,消費糾紛處理率達到100%,承諾無理由退貨覆蓋到80%以上的“一地六縣”符合條件經營者,申報或公布放心消費示范單位數達到區域經營者總量的30%以上,鄉鎮(街道)、村(社區)消費環境安全度、經營者誠信度和消費者滿意度綜合評價結果達85%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規范》還確立了首問和賠償先付制度、異地異店退換貨制度,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隨后,六縣市場監管局還聯合召開了監管一體化聯席會議,商討下一步推進工作。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