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由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主辦的第六屆中國特殊食品大會在江蘇無錫召開,來自相關部門、產、學、研等各方代表匯聚一堂,以“庚續百年·觸石創新·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圍繞當前特殊食品行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展開討論。
16日下午舉辦的“T20高峰論壇”上,來自特殊食品行業的5位行業領袖圍繞“嬰幼兒產品發展新亮點”進行了深入交流。中國飛鶴副總裁盧光指出,未來公眾個性化、多元化的消費需求會進一步增多,飛鶴在基礎研究、新品研發、產品生產和產業積累等方面進行了多重探索,打造高質量供給體系,增加優質商品和服務的供給,助力嬰幼兒營養健康水平的提升和人民生活品質的改善。
17日,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攜手飛鶴,邀請乳業及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優秀企業代表等,舉辦2021微生物控制與安全論壇,論壇聚焦微生物控制重要性、微生物限量-國家標準制定、微生物控制手段等重要問題,進行專業討論。
“促進嬰幼兒健康成長的首要任務是保障嬰配食品質量安全,企業要在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過程中,建立健全微生物控制措施,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副會長、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院長姜毓君表示。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副會長、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院長姜毓君進行主題分享
論壇主持人、原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張守文表示,微生物侵入是導致食品被污染的重要因素,“因此,微生物控制是全球食品安全的監管重點,也是食品、藥品行業的重點、焦點話題。”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田靜認為,在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必須建立并應用微生物風險控制措施,盡可能降低導致風險的可能性。
“微生物控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排除掉有害微生物,另一種是控制有益微生物,讓其為人類更好地服務。”江南大學食品學院食品生物技術主任趙建新指出,他強調,隨著微生物研究的不斷深入,其應用領域持續拓展,其中特醫食品和微生物藥物等是目前重要的應用領域。
藝康集團Dr.David Lilly則針對奶粉企業的風險預防機制發表觀點,他表示,“倉儲有害生物”、“外部斑食者”、“腐食者”是主要有害物,奶粉企業必須要建立對有害微生物風險預防和專業防治的機制。
飛鶴作為優秀企業代表,分享了其在微生物控制方面的探索。近幾年,飛鶴借鑒制藥行業“預防為主”的理念,進行微生物控制,“制藥行業的微生物控制起步更早、要求更嚴格,形成了成熟、系統的管理方法和控制體系,有許多地方值得學習借鑒。”飛鶴實驗室負責人劉英濤說。
飛鶴作為企業代表,在論壇上分享自身在微生物控制方面的探索
飛鶴根據微生物特性,采用制藥行業的方法系統,圍繞人員、機器、原材料、方法、環境、檢測等6大方面,設立了涵蓋人員識別、死角清潔消毒、更衣流程、設備死角風險防控等50項監控指標,形成了嚴苛的微生物防控體系。
此外,為了保證微生物鑒定的準確性,飛鶴工廠的實驗室除了配備國家和相關機構要求的檢測儀器設備之外,還配備了自動化病原微生物鑒定系統和熒光定量PCR檢測設備,以便采用基因和分子生物學方法,對微生物進行分型定量,并通過基因追溯的方式,確定微生物的來源,并進行更加精準的控制。
“病原微生物的分型可以監控病原體的變化趨勢,是進行食品安全監測的重要手段。”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陳穎表示。
2021微生物控制與安全論壇現場
憑借在微生物控制方面的突出建樹,飛鶴以技術支持單位身份,參與該領域多項國家和行業標準的起草和討論工作,為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助力。未來,飛鶴將繼續以先進的生產工藝和嚴格的質量管理,持續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