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10月18日,國新辦就2021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前三季度,豬肉價格還是一個“跌”字,同比下降了28%。
豬肉價格持續下跌擴大養殖戶恐慌情緒,下一步豬肉價格走勢如何?在回答新京報記者提問時,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隨著北方一些地區肉類腌制的需求持續增加,加上元旦、春節等節日消費的提振作用,豬肉消費需求會有所增加。同時,年內中央第二輪的凍豬肉收儲即將啟動,這些因素都有利于豬肉價格的穩定。
記者從北京新發地市場獲悉,上周豬肉價格出現反彈,主要原因是國慶后需求明顯增加,再加上政府收儲托市,提振了養殖場的信心,調整了預期;毛豬集中出欄的局面也已經扭轉。但由于毛豬供應仍然處于充足的狀態,肉價繼續反彈的空間并不大。
北京新發地統計部門負責人劉通介紹,上周,肉價出現比較明顯的反彈,反彈力度之大超乎想象,“不僅僅是‘穩中有升’,甚至還有‘一步到位’的沖動,周環比一下上漲了16.36%,如果不是周末價格回落,周內的漲幅可以達到23.64%。”
所謂“一步到位”,實際上就是擺脫虧損。從上周中期幾天的價格走勢來看,確實希望豬肉價格能盡快達到擺脫虧損的價位。但由于毛豬供應充足,價格在周末還是出現了回落。“周末價格回落的走勢表明,肉價暫時還不能一步到位,養殖場還會繼續虧損一段時間!
據新發地統計,10月15日,新發地市場白條豬批發平均價是16.0元/公斤,比前一周(10月8日)同期的13.75元/公斤上漲16.36%;比上月(9月15日)同期的14.75元/公斤上漲8.47%。前一周(10月8日)白條豬的日均上市量為1973.57頭,比國慶期間(10月1-8日)的1584.5頭增加24.55%。
國慶假期結束以后,企事業單位食堂入場采購的數量明顯增加,民間消費也快速恢復,每天到場的白條豬不斷加量,仍然被商戶一搶而空,肉價堅挺并且出現了連續上漲的勢頭。
此前,北京新發地曾預測:“肉價后期繼續下行的空間已經不大。不僅僅是政府開展收儲保供穩價,也與毛豬集中出欄的狀況接近尾聲有關。”從新發地市場白條豬的單重來看,大豬、超大豬難得一見,此前積壓的毛豬已經被消化殆盡。
劉通表示,上周豬肉價格出現大幅上漲,拉動價格上漲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政府收儲托市,提振了養殖場的信心,調整了預期;二是毛豬集中出欄的局面已經扭轉,消除了“踩踏”現象;三是9月份以后,需求明顯轉旺,需求對價格的支撐作用開始顯現。
付凌暉表示,今年以來,生豬生產持續恢復,產能持續擴大,相關價格出現了下降。但從未來發展看,當前生豬生產的規;B殖在不斷提高。這些規;钠髽I,對于把握市場的變化以及防范和應對市場波動風險能力在提高!巴瑫r,我們看到,面向生豬市場,國家調控的機制在不斷完善,這些都有利于生豬生產的穩定!
新京報記者 陳琳
見習編輯 劉茜賢 校對 危卓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