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又一項“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賽事,2021至2022賽季國際滑聯短道速滑世界杯中國站比賽將于10月21日至24日在首都體育館舉行,剛成功舉辦亞洲花樣滑冰公開賽的首體將實現“冰冰轉換”,而這也是本次冬奧會測試賽的一大亮點。
本次冬奧會測試賽期間,首都體育館承擔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兩項比賽,而這兩項也是北京冬奧會期間在首都體育館進行的比賽項目。亞洲花樣滑冰公開賽已經結束,10月21日至24日將在首體舉辦2021至2022賽季國際滑聯短道速滑世界杯中國站比賽,這是本賽季短道速滑世界杯首站比賽,更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該項目資格賽,世界頂尖高手云集首體,目前已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300多名選手報名參賽。短道比賽參賽隊伍多、競技水平高,比賽輪次密,組織難度高,對組織者是一次更大的考驗。而且,這是時隔12年短道速滑世界杯再次回到北京首體。
今天,首都體育館已經按計劃有序完成花樣滑冰到短道速滑的場地轉換。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兩個項目對于冰面、現場環境等比賽要素需求不同,“冰場轉換”是這次首都體育館運行的重要課題,包括冰面轉換,溫度、軟硬度都將根據項目要求進行調整。而且,臨時搭建的設施,比如發令臺、裁判席、防護墊等,都要進行轉換。
根據北京冬奧會競賽日程,首都體育館將承辦花樣滑冰、短道速滑項目比賽,兩個單元的比賽間隔是5個半小時,這意味著場館要不斷轉換。首體場館群運行團隊主任丁東表示,首都體育館場館運行團隊所面臨的其中一大壓力就是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兩個賽事的連續轉場,而且要在同一天進行轉場。比如白天是花樣滑冰比賽,晚上是短道速滑比賽,或者下午是短道速滑比賽,晚上是花樣滑冰比賽。
這次測試活動,首體運行團隊密集地安排了這種轉換。冰面轉換,是對場館溫度和冰面軟硬度等根據比賽項目進行調整。丁東說:“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比賽項目對冰面要求不同,比如花樣滑冰要求冰面厚一些,短道速滑要求冰面薄一些。而且,我們還有臨時搭建的設施要進行轉換,比如發令臺、防護墊等等。”
另外,還有不同項目的媒體記者攝影位置不同。花樣滑冰攝影位置主要在主席臺方向,短道速滑攝影位置主要在彎道方向,這些是我們直觀能看到的轉換,還有一些細節更要精細。
場館運行是一項系統工程,一旦實現兩個項目的比賽、訓練轉換,首體運行團隊業務領域的工作必須到位,挑戰非常大,首體團隊需要進行壓力測試來鍛煉團隊,發現問題,改進工作。
同時,海淀區將深入推進疫情防控、競賽組織、賽事服務、外圍保障等重點任務,高質量做好短道速滑世界杯的籌辦工作。動員全區各方力量,團結協作, 圍繞賽事運行保障需要,全面落實“雙進入”工作機制,切實履行屬地責任,有效推進賽事服務保障工作落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