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前三季度,北京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9753億元,同比增長10.7%,比上半年有所回落,但從兩年平均增速看,仍然高于上半年0.5個百分點。
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朱燕南表示,前三季度總體經濟延續穩步恢復態勢,民生持續改善,發展質量進一步提升,有能力、有條件完成全年預期目標任務。
新京報訊 10月20日,北京舉行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北京前三季度整體繼續增長,三季度增速有所回落。
疫苗生產帶動醫藥制造業同比增3.3倍
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9753億元,同比增長10.7%,比上半年回落2.7個百分點;與2019年同期相比,兩年平均增長5.3%,高于上半年0.5個百分點,高于一季度0.7個百分點。
分析經濟持續增長的原因,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朱燕南表示,重點行業和新經濟成為主要支撐,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也提供了動力。
前三季度,北京的工業生產保持快速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7%,兩年平均增長17.7%。其中,醫藥和電子行業增速較高,支撐了經濟增長。在疫苗生產的帶動下,醫藥制造業同比增長3.3倍,兩年平均增長1倍;電子行業增速也達到兩成左右,主要是集成電路領域需求旺盛。同時,服務業前三季度同比增長7.4%,兩年平均增長3.7%。其中,信息服務業、金融業、批發零售業和科技服務業,四個重點行業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合計達六成以上。
新經濟占GDP比重達39.4%
新經濟的快速增長也是支撐之一,當前新經濟占北京GDP的比重已經達到39.4%,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1-3季度全市新經濟增加值11719億元,同比增長19.8%,兩年平均增長12.1%,新基建、新消費表現亮眼。前三季度,新基建項目完成投資同比增長31.4%,限額以上批零住餐業的網上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33.8%。
此外,在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方面,1-8月北京大中型企業研發費用同比增長27.7%,兩年平均增長22.5%;“兩區”建設加快推進,1-8月份,服務業擴大開放重點領域規上企業和自貿區規上企業的營業收入兩年平均增速分別為11.1%和13.4%,都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 小檔案
什么是兩年平均增速?
兩年平均增速是疫情后采用的一項數據指標,2020年受疫情影響,當年經濟數據偏離正常軌道,出現明顯下滑,為相對客觀地反映2021年經濟運行的實際情況,國家采取了2020年、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這一指標,通過與2019年同期相比較,作為評估當前經濟是否回歸合理區間的參考之一。
解讀 1
豬肉價格拉動食品價格下降
前三季度,北京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8%,在近5年中處于較低水平,總體保持溫和上漲。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0.5%,服務價格上漲1.1%。
其中,食品價格總體保持低位,1-3季度,食品價格同比下降2.0%,9月份當月同比下降5.3%,是今年以來最大降幅。其中,豬肉價格是拉動食品價格下降的主要因素。截至三季度末,北京生豬存欄量達到上年同期的2.1倍,供應充足導致價格從上年10月份起持續回落,前三季度北京豬肉價格同比下降28.6%,降幅比上半年擴大8.7個百分點,9月份當月同比下降達47.6%。
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副總隊長卞晶表示,下階段,隨著供給端生產形勢恢復較好,居民消費領域商品和服務供應充足,各項促消費、穩物價等措施效果持續顯現,預計今年全年北京CPI將保持溫和上漲走勢。
解讀 2
工資性收入同比增長10.8%
前三季度,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498元,同比增長9.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2%,居民收入穩步增加。
其中,工資性收入同比增長10.8%,對總體收入增長的貢獻率超7成,居四項收入之首,是拉動居民收入增長的主引擎。
財產凈收入同比增長8.7%,兩年平均增速比2019年同期高0.3個百分點,已經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對可支配收入的貢獻率為15.7%,居四項收入第二位。其中,出租房屋凈收入和紅利收入是拉動居民財產凈收入穩步增長的主要因素。1-3季度居民出租房屋凈收入同比增長24.3%;受益于村級集體經濟發展,1-3季度居民紅利收入同比增長10.8%。
貢獻排在第三位的是轉移凈收入,前三季度同比增長4.4%,增速比上半年提升0.4個百分點。主要是由于7月份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養老保障相關待遇等各項社保標準調整落實,帶動轉移凈收入增速提升。此外,經營凈收入同比增長16.8%,比1季度和上半年分別提高1.2個和1.9個百分點,增速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總體增速快7.7個百分點。
解讀3
享受型消費支出同比增長20.9%
前三季度,北京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1781元,同比增長13.7%。八大類消費中,七類支出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食品煙酒、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四類消費支出絕對額已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
卞晶表示,在各類促消費舉措疊加節假日因素的影響下,北京餐飲、文體娛樂等行業快速恢復,居民消費持續回暖。1-3季度,北京居民平均消費傾向為56.3%,比去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
老百姓的錢都花到了哪兒?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北京居民享受型消費支出同比增長20.9%,高于生存型消費支出增速10.7個百分點。其中,電影、話劇、演出票支出同比增長超兩倍;文娛耐用消費品支出兩年平均增長9.4%,超過2019年同期增速。
“購買服務”的熱情也很高漲,服務性消費恢復速度較快。前三季度,北京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18294元,同比增長17.7%,占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為57.6%。其中,在外飲食支出同比增長73.0%,絕對額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96.1%;家庭服務、美容美發洗浴等服務支出的絕對額也已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
■ 聲音
北京有能力、有條件完成全年目標
“總的來看,1-3季度北京經濟保持穩步恢復態勢。但也要看到,國際環境依然嚴峻復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國內經濟恢復仍不穩固、不均衡。”朱燕南表示。
分析北京四季度及全年的經濟走勢,朱燕南表示,國際方面,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速為5.9%,預期略有下調,說明當前疫情形勢還比較復雜,復蘇進程仍然比較艱難。IMF還指出,增長分化、通脹、債務是當前全球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國內方面,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8%,三季度略有下降,顯示出經濟總體保持恢復態勢,但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
對此,朱燕南表示,前三季度北京經濟穩步恢復、質量提升,為四季度和全年的經濟運行打下了良好基礎。隨著北京市重點工作繼續推進,各項政策措施繼續落地顯效,預計全年經濟運行會保持穩步恢復態勢,有能力、有條件完成全年預期目標任務。
新京報記者 姜慧梓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