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三板到北交所,是圍繞著整個國家需要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的結構,來支持整個國民經濟的結構化改革。”10月23日,嘉實基金(博客,微博)總經理經雷在由《財經》(博客,微博)雜志、《財經智庫》主辦的“2021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如此表示。本屆論壇聚焦“打造開放創新的財富管理新高地”。
嘉實基金總經理經雷
經雷表示,作為二級市場的參與者,看到的是隨著原先的主板,再伴隨著整個科創板和創業板,再加上注冊制,再到今天的北交所,這個層次現在已經凸顯出來了。
對于北交所的未來,其分析道,從我們的分析角度看到的是未來可能在北交所,尤其是圍繞著新三板,主要是圍繞的是工業、信息技術和材料這三個大的方向,在這上面圍繞著專精特新,因為專精特新這個事情,其實是到了當下,咱們整個經濟發展,除了高科技發展以外,專精特新在我看來所代表的是在某一個細分領域已經形成了他獨有的護城河,獨有的戰略競爭。
面對北交所怎樣才能創新,異軍突起的問題,經雷建議稱,首先建議是中小企業作為北交所的聚焦點,是要在符合宏觀大背景的前提下聚焦在北交所;其次,在滿足交易所大的背景前提下,建議北交所可以做一些調研,到投資機構,到按照咱們的標準符合作為投資者,對于這些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在做投研的時候我們聚焦在什么地方,這些信息披露務必是要有的;最后從前期就應該關注一下圍繞著北交所的生態鏈。
以下為發言全文:
對于北交所這個層面,其實從新三板到北交所,是圍繞著整個國家需要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的結構,來支持整個國民經濟的結構化改革。
因為我們作為二級市場的參與者,其實我們看到的是隨著原先的主板,再伴隨著整個科創板和創業板,再加上注冊制,再到今天的北交所,這個層次現在已經凸顯出來了。圍繞著這個新三板,目前新三板主體有將近差不多在7200家左右,目前符合北交所要求的差不多66家,主板現在有將近3210家主體,創業板過了一千家,科創板是344家。把北交所定位為創新型企業,對于我們做二級市場,創新型企業代表的是科創的創新。因為北交所特殊的點,又包括了某一些細分領域,回到了工業部所說的在細分領域的“小巨人”,或者專精特新的企業。
到了主板,主板所覆蓋的主體,包括他們所代表的行業,創業板在我們看來跟北交所的創新型企業,創業板這邊更多的是在圍繞著成長期相對成熟的企業。到了科創板,對于科創板的定位,都是圍繞著硬科技,可以看到這幾個板塊所代表的類型和所代表的行業,都會有它的聚焦。從我們的分析角度看到的是未來可能在北交所,尤其是圍繞著新三板,主要是圍繞的是工業、信息技術和材料這三個大的方向,在這上面圍繞著專精特新,因為專精特新這個事情,其實是到了當下,咱們整個經濟發展,除了高科技發展以外,專精特新在我看來所代表的,是在某一個細分領域已經形成了他獨有的護城河,獨有的戰略競爭。在這個里面的話,更希望在這個領域下,因為整個周期還是一個可以去不斷的成長和優化,因此想的是圍繞著專精特新這個領域。
對于我們基金公司,原先從最初的上交所、深交所,最多是參與到了圍繞著滬深300,中證500、中證800,再隨著科創板,把科創板的企業放開,包括注冊制。到了北交所,是讓我們作為公募基金,二級市場可以向前再往前走一步,因為,原先這些可能更多的跟李總這邊所聚焦到未來的企業,可能更多的在圍繞著一級市場,甚至一級半市場,現在通過北交所及時讓我們二級市場有一個提前介入的機會。在這個上面我們希望能夠讓我們的行業研究員,能夠讓我們的產業內研究,能夠讓投研研究員,進一步提前對于專精特新,對于創新新企業能夠有一個了解。因為這樣子的話,現在其實做二級市場的,我們愈發感受到原先作為公募基金公司,原來二級市場的研究是以傳統的行業作為向深度的研究。但是到了現在其實我們愈發橫向產業鏈的研究,在產業鏈項下其實愈發有它的重要性。因此,在這些維度,圍繞著創新型企業,在他們剛剛出現的時候,也會使得我們二級市場能夠把更多的投資的標的,投資的機遇通過我們的策略產品,通過我們投研團隊能夠給到客戶,也是能夠讓整個公募基金的投資者能夠分享到北交所未來的成果。
我從實戰的角度講,前面幾位領導提到的,中小企業對于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在市場上面大家都用56789的數字,這部分我就不多說了,對于中小企業,首先一個建議是中小企業作為北交所的聚焦點,要在符合宏觀大背景的前提下聚焦在北交所,而不能隨著北交所的不斷發展違背了初衷。
第二,縱觀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和經濟發展,我覺得咱們國家的特點,在于有創新意愿的人特別多。中國人骨子里可能都愿意自己當老板、當企業家。所以圍繞著專精特新,圍繞著創新型的方向。剛才李總提到了信息披露,其實信息披露要圍繞這專精特新,圍繞著中小企業,這個信息披露可以做到個性化,在滿足交易所大的背景前提下,我倒建議北交所可以做一些調研,到投資機構,到按照咱們的標準符合作為投資者的,對于這些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在做投研的時候我們聚焦在什么地方,這些信息披露務必是要有的。因為,現在等于讓交易所活躍,讓交易所不斷成功,不斷有好的企業能夠在交易所進行交易,讓投資者發現這些金子。因為北交所一開始就是輕裝上陣,反而可以跟投資者做一些反向調研,我們告訴你我們研究中小微企業專精特新的時候注重哪些方面,針對現在面對的未來的行業聚焦,我們希望看到哪些信息披露。
第三,剛才吳院長提到了,北交所相對來說有它的特定定義和位置。從前期就應該關注一下圍繞著北交所的生態鏈,除了交易所的上市,還包括了交易所的指數,包括了ETF,包括期貨,這個生態鏈一開始就要有一個統籌的規劃,只有把這個生態鏈圍繞著北交所服務中小企業,專注于專精特新,專注于創新型,這個生態鏈未來需要什么樣的層次、什么樣的階段布局、哪些金融的工具和產品,這個布局最好開始就想明白,而不是就是為了讓哪些上市公司上來,到下一個步驟再考慮需要做哪些。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