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魷魚的勝利》抄韓劇引全網群嘲,優酷丟人丟到國際上去了。”
“這就是它想要的結果吧,炒作效果也達到了呢,丟不丟人啊。”
“優酷的回應腦路神奇,意思是初稿就可以抄襲了?”
這幾天,在各大社交網絡平臺,優酷成為網友群嘲的對象,蹭《魷魚游戲》熱點不成,反被打臉。
關于這起事件背景,我再簡單梳理下:
由Netflix出品的《魷魚游戲》火爆全球,成為一種文化現象。與時俱進的優酷緊急“研發”了一款名為《魷魚的勝利》綜藝節目,在招商大會上,優酷宣布了包括關曉彤、沈騰、范丞丞、歐陽娜娜、馬龍、楊倩、蘇炳添等在內的擬邀嘉賓陣容。卻不想這是一檔未經Netflix授權的節目,由此優酷陷入了抄襲爭議。
面對各方關切和爭議,優酷緊急撤回了《魷魚的勝利》相關海報等宣傳文案,臨時啟用制作水平粗糙的《游戲的勝利》海報。并且表示因工作失誤,誤將新綜《游戲的勝利》已經被斃掉的設計初稿在招商會現場進行了使用,為此引起的誤會向大家誠摯道歉,后續會加強流程把關并且更加努力呈現好的作品。
2
優酷的回應顯然準備匆忙且缺乏誠意,不僅沒有平息眾怒,反而引發了更大爭議。
首先,按照優酷回應來看,《魷魚的勝利》是一個被斃掉的初稿,那么就出現了“初稿就可以抄襲了”的悖論。初稿可以抄襲嗎?優酷要搞清這個問題,如果這個問題沒能明確搞清,優酷賴以生存的合法性就沒有了。
其次,透過《魷魚的勝利》和《游戲的勝利》海報對比,很明顯可以看出,前者更細致,經過了精心修飾,而后者純粹是趕制作品,制作倉促。不難推斷,優酷迎合《魷魚游戲》火爆全球的紅利,初期的確想簡單粗暴地蹭熱度,通過《魷魚的勝利》海報來看,這檔綜藝從名稱到設定再到字體細節全盤“吸收”了《魷魚游戲》精華。
另外,道歉對象不明確也該批。“大家”是誰,是公園跳舞的大媽,還是觀看《魷魚游戲》的觀眾,抑或者是優酷的會員? 最應該道歉的對象不應該是《魷魚游戲》出品方Netflix嗎?
3
優酷如果真有誠意道歉,還想甩鍋,甚至要博得同情把壞事變成好事,應該這么寫:
我們已經關注到用戶呼聲,在廣大用戶的支持下,優酷高度重視,成立專項工作組。優酷抱著極大誠意,努力與Netflix方面溝通談判,嘗試引入《魷魚游戲》以及后續開發工作的探索。
然而,經過艱辛努力,Netflix人為設立重重門檻和限制,優酷未能取得授權。現在不得不抱歉地通知,《魷魚游戲》引進工作以及《魷魚的勝利》項目無限期暫停。
未能滿足大家期待,優酷倍感抱歉。就此,優酷推出最新活動,限免10000+優質劇集、綜藝,奉獻給廣大用戶。后續我們繼續努力,為用戶提供優質的內容服務。
如此,罵優酷的聲音會轉移到Netflix身上。廣大吃瓜群眾一致認為,是Netflix提出了霸王條款,導致我們看不了《魷魚游戲》,Netflix真該罵。
4
《魷魚的勝利》事件已經過去數日,優酷應該明白,觀眾批判、揶揄、諷刺抄襲事件的真正意圖不在于看優酷笑話,而是呼喚中國原創的精品綜藝節目和原創劇集,喚醒優酷為代表的三大視頻網站的斗志。
這幾年當Netflix、迪士尼+等不斷自我革新的時候,中國的幾大視頻網站一方面被短視頻平臺打得抬不起頭,一方面又靠販賣畸形審美、飯圈文化獲取關注,行業看起來流量一浪高過一浪,實則發展趨于停滯。
這兩年,在中國市場收獲流量和口碑的《朗讀者》《國家寶藏》《典籍里的中國》等大爆綜藝全是國家隊出品,與優酷、愛奇藝等市場化運作的視頻平臺絕緣,這難道不應該引發反思嗎?這兩年,愛奇藝市值大跌、優酷估值大跌難道僅僅是市場因素,不應該反思制作層面的問題嗎?
一部《紙牌屋》幫助Netflix嶄露頭角,一部《魷魚游戲》又讓Netflix市值大漲到2700億美元,而Netflix對手迪士尼+也僅僅依靠數部精品大作就站穩了腳跟。同樣,騰訊游戲和網易游戲的核心收入也來自寥寥數部作品。
如此多的案例,應該讓優酷和愛奇藝、騰訊視頻們警醒,是時候摒棄“我們不好都是短視頻害的”“我們片單最多有200多個IP”等思想,而是回歸匠心獨運的精品制作心態,專注優質、精品、原創劇集和綜藝供給。
減少數量,提升質量,方為正道。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丁道師。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