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訊網 李秀華
繼收購方正集團、盡攬北大醫療資源以增強醫療健康生態圈資源后,平安集團再度發力。10月28日,中國平安(601318)首批高端健康管理中心在北京、深圳兩地同步掛牌成立,這是平安在高端健康管理領域的重要布局,也是“保險+健康"創新服務模式即聯合健康模式的全新探索。此舉也是中國平安進一步完善醫療健康生態圈的重要舉措。據悉,平安高端健康管理中心將分別依托北大國際醫院和平安龍華醫院等醫療資源,為客戶提供預防、醫療、康復等全閉環健康管理服務。
(圖注:平安旗下北京、深圳高端健康管理中心正式掛牌)
保險單外溢的溫度:保險+健康模式助推健康中心理念
以往,人們買保險如健康險、壽險等,其初衷或更多傾向于在自己生病時能拿到一定的保險金。然而,近年來,隨著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隨著國家健康戰略的推行,險企圍繞著幫助扭轉人們對保險的理念即從治病為中心轉為健康為中心,這種最經濟最有效的方式來守護健康的初心,不管改革產品,使得保險單不再是冷冰冰的一紙合同,而是從合同生效日起即用溫暖來呵護全生命周期。
據悉,平安高端健康管理中心致力打造行業最佳健康產品與服務場景,提供包括高端體檢、健康咨詢、健康風險干預、慢病管理、營養運動指導、心理和睡眠健康、綠色就醫通道等綜合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務,同時融合保險規劃、保險支付等金融服務,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大健康保險生態服務。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工作組執行組長高國蘭介紹,背靠北大國際醫院,平安(北京)高端健康管理中心已經打造"1家旗艦中心+5家健康管理中心"的高端健康管理服務,組建一流的專家醫療團隊,為客戶提供多層次醫療服務保障以及健康管理,彰顯有溫度的醫療。截至目前,服務客戶已超過百萬人。
"我們已經進行了多種‘保險+健康’創新嘗試項目,包括人員體檢、醫院體驗日、線上線下健康講座、醫院服務包、健康險產品、平安小站等。"高國蘭表示,從客戶的醫療需求出發,結合體檢、門診和住院醫療等場景的大眾化和特色化特征,以"保險+健康" 模式形成需求、醫療及保險的閉環式產品。
據了解,平安(深圳)高端健康管理中心整體診療面積超17000平方米,開設消化內科、神經內科、腫瘤科、醫學美容科、泌尿外科,婦科、兒科、中醫科等特色科室,可提供從診療檢測、醫學數據跟蹤、疾病早期預警、治療方案個性化定制、整體康復管理等一體化服務。未來,平安(深圳)高端健康管理中心還將為客戶量身定制專屬健康保險產品,致力于滿足不同人群提升健康品質、追求生命質量的診療和保健需求,全面實現一張保單在手,醫療服務無憂。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助理王國軍教授表示,健康中國戰略明確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長生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將推動服務方式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
顯然,從平安兩家高端健康管理中心正式掛牌可以看出,目前,平安在保險+健康戰略上,已經走出了踏實的一步,并且,未來平安也將繼續輻射其他的城市。中國平安集團黨委副書記杜鵬在掛牌儀式上表示,成立高端健康管理中心,是平安參與方正重整后邁出的堅實一步,未來將依托北大醫療及平安龍華醫院等醫療資源,進一步豐富 "保險+健康"模式,將平安的醫療健康生態圈與保險產品、服務深度融合,進一步豐富醫療生態服務,并深化醫療賦能于金融主業,讓客戶享受到有溫度的"保險+健康"生活服務,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健康管理中心價值:賦能保險主業、提供健康管理服務
作為平安醫療健康生態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平安高端健康管理中心將成為平安客戶健康管理服務落地的承接機構之一,用綜合性健康管理解決方案,讓客戶享受"有場景、有服務、有溫度、有頻率"的貼心服務,也將為平安保險業務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工作組執行組長高國蘭表示,高端健康管理中心肯定是賦能保險的,為保險的客戶提供最好的健康管理服務,這個定位是不能變的,作為平安保險集團,他們有健康險,有壽險,我們希望更多的患者買了平安的保險以后,真正能夠得到他們應有的這些服務,而不是他有了問題以后再來找你,所以作為健康人群或者一些慢病患者,希望通過健康管理,給到他們一些服務,一些幫助,一旦他們經過體檢有病了,我們怎么樣給他及時到醫院治療,最精準的治療,最好的效果,作為高端健康醫療管理應該是這種定位。
與此同時,高國蘭表示,平安高端健康管理中心并不是指針對高端客戶群體,包括健康管理中心,我們的客單價都是不同的,也有比較便宜的,也有中等的,也有高端的,就根據情況和他個人的需求,我們給到的可能是定制化的服務。
高國蘭還提及,高端健康管理中心具體和壽險的結合,具體還體現在,目前平安壽險和健康險的團隊也已經派了精兵強將,直接到醫院來,和醫生團隊成立了醫險協同聯合項目組,目的就是讓保險和醫療更緊密的協作,更好為保險客戶提供精準的醫療服務。包括國際醫院的專家有名醫直播,名醫大咖講座。我們醫院也有開放日,讓那些代理人和客戶直接到醫院來,進行實地的了解,我們也有專家給他們進行專科介紹,我們還有名醫面對面,我們的醫生都是國際醫院的一線專家醫生,直接到銷售部門去,給我們的代理人、客戶進行科普講座,給他們面對面交流。應該說這些活動都是更好的讓懂保險的人怎么樣更好懂醫療,讓這些客戶買了健康險的也好,醫療險的也好,能夠面對面的就能得到醫療服務。
“所以我們的醫險協同是落地的,同時我們也讓保險結合線下優質的醫療資源,我們的一些特色專科,特色的專家,來推出我們更實用、更實際、更落地的保險產品,同時我們把服務,比如說點名專家、名醫主刀,還包括女性保險項目,都融到產品當中去。所以未來平安所推出的這些健康險和醫療險的產品,我覺得可能是更具有服務性,讓患者能夠得到更實際的服務。其實我覺得我們和國外的聯合健康相比,更有我們的特色。” 高國蘭表示。
對于高端健康管理中心賦能保險主業方面,平安人壽首席產品官胡庭洲表示,我們從客戶的醫療需求出發,結合體檢門診和住院醫療等場景的特色化,以保險+醫療的模式形成了閉環產品,今年10月就推出了頤享醫療保險,已經實現了北大國際醫院的專家點診、名醫主刀等特色服務引入。“保險+醫療”作為平安集團大健康生態的重要一環,將持續在醫療級體檢服務、客戶專案管理、醫險服務融合等方面進行探索,打造有溫度的保險,為客戶提供預防、診前、診中、診后的全周期醫療健康服務,相關服務產品預計在2022年下半年陸續面向客戶推出。
“目前平安已經在做的保險+健康管理服務,已經借助集團的醫療生態圈的優勢,我們已經為客戶覆蓋了1500家以上的三甲醫院,大概有超過3萬個主任級醫生為我們提供服務,所以在基礎布局上已經有非常多的覆蓋,北大和新元素只是我們在落地的開始,未來應該會有更多的落地醫院來具體承接更多的詳細醫療服務”,胡庭洲表示。
打造聯合健康標桿:完善生態圈 或成市值增長新動力
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曾表示“金融是平安的現在時,醫療是平安的未來時”。平安在醫療生態圈布局早已開始。而平安高管健康管理中心,只不過是平安醫療健康生態圈進一步完善的舉措。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助理王國軍教授表示,現在平安擁有自己的線下醫院,擁有自己的團隊,所有的平安健康打造成生態圈,形成了產業鏈,這樣就把平安科技的能力,平安醫療管理當中的能力,健康管理當中的能力,甚至和一些藥店的合作,和一些醫生醫院深入合作就做起來了。
“其目的是用保險機制,來使市場各方因素動起來,讓保險機制讓人們重視健康,重視自己的未來,尤其是年齡大一些的健康管理,讓自己少得病,不生病,生病之后有保障,這和需求是相一致的,也是符合國家健康中國行是相一致的,只是大家還沒有意識到保險公司和醫院合在一起的力量有多么強大,最后通過預防和積極治療來解決藥品流通領域和保險領域的各種難題,保險都想做,也都在做,但是只有頭部公司才有這樣的政策,有這樣的機會,有這樣的資源,有這樣的能力,把這些事情率先做起來,對標國際,先學習國際,再超越國際”,王國軍教授表示。
對于保險+健康模式,王國軍評價表示,健康中國戰略為我國的商業健康保險發展指明了方向。平安“保險+健康”的創新模式,將保險與醫療深度融合,既順應了國際健康管理發展趨勢,也滿足了國內民眾醫療健康需求。通過打造中國版”聯合健康“模式,將實現以科技化的風險管理為驅動的商業健康保險升級,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平安人壽首席產品官胡庭洲表示,在"保險+健康"的創新模式下,公司從客戶需求出發,為客戶提供的不再是單一保險產品的風險經濟補償機制,而是通過差異化醫療服務,建立起融"前端健康管理、中端專業保障、后端高效解決"的綜合性健康管理解決方案。同時不斷打磨產品本身,實現保障范圍更廣、保障程度更深的全方位產品迭代升級。以保險產品為載體,為客戶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賦能傳統保險主業,成為新的行業標桿。
那么,前述平安的高端健康管理中心的掛牌,背后依靠強大的醫療資源,而同樣的,平安也得付出一定成本,才能使得背后的資源動起來,活起來,以真正實現保險+健康模式的運營。那么,對于投資者而言,這樣的模式,對平安的未來市值成長又哪些顯而易見的空間?
王國軍教授舉例表示,聯合健康公布財報,公告顯示公司2020財年全年歸屬于普通股東凈利潤為154.03億美元,同比增長11.3%,營業收入為2571.41億美元,同比增長6.19%。利潤也還是比較高的,美國聯合健康集團從現在的財務數據來看,健康管理的收入是一部分,大概占到了不到二分之一,保險的利潤更高一些,它的運作模式和巴菲特的差不多,巴菲特是通過收保險費去強大的投資,再加上股東這么多年不分紅,股東這一塊的權益形成大的基金,拿這些大的基金規模化的投資,可以賺很多錢,所以形成了良性循環,投資做的好,保險費就便宜,保險服務就好,這樣就有更多的人買他的保險。
“如果健康管理做得強,同樣形成了正向循環,保險公司把健康風險管理做得好,收攏上來的保險客戶也都是低風險,健康生活比較好的,我買保險不是要拿保險金,主要還是你能督促我把健康管理做得好,因為做健康管理是相當難的,今天看網上說多跑步,明天說不要跑步,說白天跑晚上跑,你無所適從,但是如果是保險行業所擁有的健康保險團隊,優秀的專家結合在一起,從保險公司的角度講,一定是給你推薦最能夠使你的健康狀況得以改善的,因為做好了就不賠錢,所他從經濟學的動機上講,他一定會讓你的健康更好,只要他這一塊做好了,就有更多的人進來,而這些人都是低風險的、好的保險標的,費率就可以低,在市場就可以更加強大”,王國軍教授表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