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編輯 阿樂)訊,據日本當地媒體報道,日本第五波新冠疫情在今年9月和10月突然降溫。雖然外界將疫情消退的原因歸結為疫苗接種率上升,居民減少出游,防護意識增強等。但是每日確診人數“斷崖式”下跌,讓當地人都覺得十分困惑。
最新公布的研究表明,日本疫情突然降溫可能是新冠病毒德爾塔變種會“自爆”的結果。日本國立遺傳學研究所和新潟大學的團隊近日匯總結果稱,極有可能是德爾塔變種的酶(或“酵素”)發生了變異。
這種酶被稱為“nsp14”,在病毒繁殖時會復制基因組,但有時出現錯誤從而產生變異。nsp14的變異不斷積累后,會使德爾塔變種變得無法繁殖,最終導致病毒活性降低或無法傳播。
研究所教授井上逸朗補充稱,“如果nsp14及時修復了病毒基因組,病毒就可以繼續增殖。”他指出,在日本的情況就是幾乎所有的新冠病毒都已置換為nsp14變異的類型,“nsp14修復不了,大部分病毒死了”。
研究所對日本的病毒分析也顯示,日本去年秋季到今年3月的第三波疫情已經出現了nsp14變異的傾向。這種傾向隨著第五波疫情的蔓延而增加,最終幾乎全部新增確診都感染了這種“即將自爆”的病毒。
近期全球每日新增確診人數也下降超過50%,至于是否和基因組突變有關,尚沒有覆蓋全球范圍的有力證明。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