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發表的主旨演講中指出,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變,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決心不會變。
這三個“不會變”,是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莊嚴承諾,也是與世界分享中國發展機遇的一種宣示,更是中國發展自信的具體體現。
進博會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是中國著眼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今年恰逢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周年,這使得本屆進博會的舉辦意義非同尋常。連續四年如期舉辦的進博會反復證明,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中國歡迎全球其他經濟體參與中國經濟建設,并共享中國經濟增長的成果。
中國發展的自信,來自于正確的戰略和政策選擇。隨著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粗放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中國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與之相適應,中國的貿易模式逐漸從出口導向型向強調進出口綜合平衡轉變。進口對于改善民眾的生活質量,提高技術水平,彌補國內的“短板”,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世界各國仍在飽受疫情沖擊,產業鏈供應鏈面臨中斷的風險,世界經濟仍處在下降通道中。得益于率先基本控制住了疫情,中國的經濟得到很快的恢復,并迅速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復蘇的主要經濟體。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2%。這個成績在依然處于陰霾狀態的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無疑是一抹亮色。如今,中國已成為拉動全球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在經濟發展環境日趨復雜、不確定性因素不斷增多的情況下,中國適時提出了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與此同時,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人民群眾對更高質量生活的追求使得對國外需求持續擴大。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的進口貨值12.78萬億元,增長22.6%。
中國有廣闊的市場,為全球經濟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業已成為外資青睞的投資熱土。隨著中國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目標扎實前進,中國發展潛力將進一步釋放,帶給各國投資者更多收益。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595.1億元,同比增長19.6%,引資結構持續優化。隨著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外資對中國的信心也在不斷提高。中國歐盟商會發布的《2021年商業信心調查》報告顯示,60%的歐資企業將擴大在華業務規模,比去年提高8個百分點。中國美國商會調查顯示,66%的美資企業計劃在中國增加投資,比去年提高3個百分點。
正因為如此,本屆進博會吸引了58個國家和3個國際組織參加國家展,來自12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家參展商亮相企業展,國別、企業數均超過上屆。據進博局統計,今年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回頭率超過80%。從首屆的578.3億美元意向成交額,到第二屆的711.3億美元意向成交額,再到第三屆在疫情影響下依然達成726.2億美元的合作意向,預計本屆進博會的意向成交額仍將再創新高。
值得關注的是,在本屆進博會上,中國再次宣布了一系列對外開放的新舉措。包括將增設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優化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將進一步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有序擴大電信、醫療等服務業領域開放,等等。這些新舉措可謂干貨十足,誠意滿滿。相信隨著這些新舉措逐步落地,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將更加敞開,也必將使更多國家和人民獲得發展機遇和實惠。
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 李長安(博客,微博)編輯 孫曉 校對 陳荻雁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