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日報網,在今日開幕的第三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上,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表示,科學家已在馬來西亞和海地又發現了一種可以感染人的新冠狀病毒,這是繼Sars-CoV-2之后,目前人類已知的第八種可感染人并可致病的冠狀病毒。
近期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臨床傳染病學》的研究顯示,由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和杜克大學科學家發現的這個新冠狀病毒是一種犬冠狀病毒,因此推斷該病毒可能來自犬類動物,然后通過動物直接感染人,但目前沒有證據證明該冠狀病毒可以人傳人。
據第一財經,5月20日,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團隊在《臨床傳染病》雜志(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發表論文,稱在馬來西亞砂拉越邦(Sarawak)醫院收集的肺炎患者病例,在301個樣本里,有8個樣本檢測出了一種全新的犬類冠狀病毒。這是一種可以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免疫學博士王宇歌表示:“這一發現提示人畜跨種傳播在冠狀病毒中并不罕見。如果新冠病毒被認定為第七種致病病毒,它成為可感染人類的第八種冠狀病毒。”
此前,格雷教授曾讓他的研究生Leshan Xiu開發一種全新的檢測工具,能探測到所有冠狀病毒的存在。這既包括已知的冠狀病毒,也包括其他未知的冠狀病毒。
開發出這種工具后,研究人員對2017-2018年馬來西亞砂拉越邦醫院的301個未知肺炎患者的樣本進行了測序,研究者在8名患者的鼻咽拭子中發現了犬類冠狀病毒,大多數患者是生活在農村地區的兒童,他們經常接觸家畜和野生動植物,有頻繁野生動物接觸史。
格雷等將這種病毒命名為CCoV-HuPn-2018。CCoV-HuPn-2018基因組與冠狀病毒CCoV TN-449同源性較高;而其S基因與CCoV-UCD-1(S1)和貓冠狀病毒WSU 79-1683(S2)具有更高的序列同源性。
王宇歌認為,雖然病毒傳播發生十分頻繁,但是絕大多數不會造成跨種傳播到人類;即使有新發病毒跨種傳播給人,如果僅有一兩個人感染,很難引發該病毒的流行。而如果病毒有反復跨種傳播溢出(spillover)的機會,病毒可以在人體中逐漸形成適應性(fitness),從而逃逸人體的免疫識別。這種在人體內形成適應性的新型病毒日后就很容易形成人群中的流行。而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能尋找到最早感染者,則可對這樣的傳染病流行進行早期干預。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