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三,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發布公告稱,將位于中國、日本、巴基斯坦和新加坡的27個實體列入所謂“實體清單”(Entity List),其中有12個實體位于中國。
在周三的公告中,美國商務部羅列了多項借口,例如相關企業支持巴基斯坦彈道導彈項目、為軍事終端用戶提供產品等。美國商務部特別強調,8個位于中國的實體被納入“實體清單”旨在避免美國技術被用于支持軍事應用的量子計算,例如反隱形戰機、反潛應用,以及破解加密和開發不可破解加密的能力。
事實上,這早已不是美國第一次利用所謂“實體清單”打壓中國尖端科技行業,今年四月該國也曾將7個中國超級計算機實體列入“清單”。
當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應稱,美國政府為了維護自身科技壟斷和霸權地位,遏制中國發展,一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濫用“實體清單”,不擇手段惡意打壓中國高科(600730,股吧)技企業,中方對此堅決反對。美國在超級計算機領域對中國實施技術封鎖由來已久,但中國超級計算機依然憑借自主創新躍居全球領先地位。美國的遏制打壓阻擋不了中國科技進步發展的步伐,只會更加堅定中國自主創新的決心和意志。針對美方的有關措施,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