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恩公司發布《2021年中國高科技行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 伴隨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化技術不斷迭代與廣泛運用,高科技已經不僅僅是工具,正全面深刻滲透到各大行業和領域,推動整個行業的復蘇、轉型、發展。無論科技行業本身還是零售、消費品、金融、制造業、醫療等領域,都是由科技作為最主要的抓手,推動傳統行業的復蘇和轉型。過去5年間,在各行業市值增長最快的20家企業中,科技型企業拔得頭籌,對于其他行業,那些采用科技驅動型戰略的企業同樣表現突出。
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華區高科技業務主席成鑫表示,縱觀整個科技格局,未來將圍繞3個比較核心的主題發展。
第一,科技賦能行業顛覆。過去的5年,在資本市場價值增長幅度較大的企業,要么是科技公司、科技行業,要么就是各個傳統行業里面采用科技領先或者科技先行戰略的傳統企業,所以科技實際上是助推了企業價值的增長。
第二,云計算跨入新時代,隨著頭部企業集中,包括大家比較熟悉的美國的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微軟,當然也有中國的騰訊、阿里、華為,未來將繼續是巨頭爭雄的時代。同時,未來的混合云的架構和多云架構是不可避免的,面對這樣的趨勢,云服務的廠商也在通過更精準的客戶分層。云原生和多云基礎設施強勢崛起、定制芯片(專用芯片)整個賽道發展壯大、云服務廠商引領AI技術創新等趨勢也將顯現。
第三,非市場因素的影響凸顯。部分國家有逆全球化的思潮,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而科技行業位于整個浪潮的中心位置。如何能夠有效應對這些復雜的非市場因素?保留自己原來的競爭力,同時增強自身的韌性,這個是新的課題。
根據貝恩公司的《報告》,高科技行業的吸引力持續走高,推動股權價值和利潤池隨之攀升。具體看,云技術、人工智能是流行的高科技投資賽道。過去10年以來,投向這兩大細分領域的風險投資總額在整個高科技行業獲得的風投總額中占比超過1/3。進一步分析后,報告點明,以Alphabet、亞馬遜、蘋果、Facebook、微軟、阿里巴巴、騰訊為代表的全球領先的云服務提供商在高科技行業中占據了主導地位。通過兼并購,上述超大規模高科技公司得以降低服務價格、開辟創新的體驗渠道、全方位升級產品,提升消費者體驗。此外,這些交易還能促使企業創新,并且降低市場集中度,從而吸引更多的風投注資。
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朱永磊表示:“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那些積極擁抱并且善于運用高科技的企業將有機會構筑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從而全面提升價值。我們建議,高管們可以從運營創新、外部合作、人才培養等方面著手,以高科技賦能企業,以更加開放和靈活的態度應對挑戰,降低風險,逆勢增長。“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