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梁冀 監管出擊下,中概股何去何從?
12月3日,滴滴出行在官微宣布,經認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啟動在紐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啟動在香港上市的準備工作。
當日,滴滴出行股價大跌22.24%,收報6.065美元,較其14美元的發行價已跌去大半。
滴滴出行打響中概股退市第一槍后,阿里巴巴、百度等股價跟跌。截至12月3日收盤,阿里巴巴跌8.30%,收報111.87美元;百度跌7.77%,收報137.39美元;京東跌7.71%,收報77.95美元。網易跌6.90%,收報100.05美元;拼多多跌8.16%,收報54.44美元。
自美股退市
2021年6月30日,滴滴出行低調登陸紐交所,發行價為14美元,上市首日市值一度突破800億美元。
上日兩日后,國家網信辦于7月2日通報稱,為防范國家數據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公告利益,依據相關法律,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對滴滴出行實施網絡安全審查。審查期間,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戶注冊。
7月4日,網信辦宣布,根據舉報,經檢測核實,“滴滴出行”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并要求滴滴參照國家有關標準進行整改。隨后,網信辦發布通報,要求滴滴旗下25款APP下架。
自相關安全審查事件發生后,滴滴股價一路“跌跌不休”。截至12月3日收盤,其股價為6.065美元,總市值為292.53億美元。
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介紹稱,從美國退市一般分大類的話包括主動退市和被動退市。細分的話,私有化屬于主動退市安排中較為普及也比較得體的一種,例如58同城、神州租車等,另外還有轉板,或者是撤銷注冊證券。
其表示,被動退市,包括市值退市、股價退市、破產退市等等。由于被動退市將對公司造成非常大的負面影響,因此主動退市成為了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最優選擇。
近期,美國Rosen、Schall等多家律師事務所宣布將代表滴滴投資者對滴滴發起“集體訴訟”。其表示,滴滴在上市時涉嫌發布了具有嚴重誤導性的商業信息,侵犯了投資人的權益。律師事務所將代表股東進行調查索賠,以挽回損失。
外交部:美方有關做法系政治打壓
12月2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出臺新規,要求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公司應披露其所有權結構和審計細節,即使信息是來自相關外國司法轄區;該規則被認為是響應美國國會于2020年12月通過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
據外媒報道,新規允許SEC將無法向審計機構提供信息的外國公司從華爾街交易所摘牌。中國企業將有15天的時間對美國SEC指定他們需要加強披露的規定提出異議,后者則有長達三年的時間來命令不遵守規則的中資企業退市。
12月3日,外交部發言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美方的有關做法是對中國企業政治打壓的又一個具體行動,也是美方打壓遏制中國發展的又一個具體表現。我們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中方始終認為,在資本市場高度全球化的今天,有關各方開誠布公地就加強跨境監管合作、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等議題,加強對話與合作,才是解決問題的正道。將證券監管政治化,損人害己,將使美國投資者失去投資許多世界上增長最快公司的機會,也將使美國專業服務機構失去許多業務機會。美方應認清形勢,為外國企業在美投資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而不是設置重重障礙。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維護自身正當合法權益。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