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界品牌實驗室獨家編制的2021年度(第十八屆)《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于15日在北京正式發布,包括騰訊、長虹在內的44個中國品牌入選。
今年也是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20周年,隨著中國入世后不斷擴大開放,持續改善經營環境,崛起的中國品牌正在用實力與世界對話,在此期間,也涌現出了諸如長虹這樣的民族品牌龍頭企業。
搭乘時代快車,長虹加速海外發展
數據顯示,加入WTO后,僅僅十年,我國就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平均貢獻率接近30%,成為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全球資本的強力磁場和投資高地。
“中國加入WTO為我們民族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長虹也希望與越來越多的合作伙伴分享發展紅利。相信我們的先進技術、制造能力以及過硬的產品與服務,能滿足全球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類型的用戶和客戶需求!遍L虹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回看過往,長虹的國際化進程,也是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中國加入WTO之后,長虹就適時提出“將長虹打造成世界級企業”的戰略目標。
在長虹的2001年年度報告中,也曾提到要“強化國際市場運作,擴大海外營銷的規模,實現兩條腿走路,完成從國內市場營銷到實施國際化戰略順利對接”。
2004年,長虹提出了“四個走出去”海外發展戰略,即產品走出去、人員走出去、投資走出去、品牌走出去的策略,循序漸進地穩步推進海外投資項目,不斷完善海外布局,做到步步為營,穩中求勝。
從1998年開啟海外業務到如今,長虹業務已覆蓋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各國客戶和用戶的喜愛。長虹的營業收入也從2001年的95.15億上升至2020年944.48億,今年更有望突破1000億。
軟硬實力兼具立足國際市場
在中國,家電業是充分競爭行業,這個行業也是最早參與全球競爭的行業之一。想要在行業站穩,必定得具備過硬的實力。長虹獲得海外市場青睞的核心競爭力便是源于堅持技術創新、先進制造,注重產品力和人才隊伍的建設。
以“技術創新”為立企之本的長虹,目前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全球研發布局和多層次技術創新體系,除了在國內擁有綿陽、成都、深圳、合肥等八大研發基地外,還在捷克、西班牙、美國等,建立海外研發中心,實現了全球研發中心的協同與共享,這也為打入各國市場、滿足不同用戶需求,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與保障。
另外,長虹積累了數十年的“制造”優勢。在國內,長虹以中山為海外制造總部,擁有全智能化制造工廠;在海外,建立西班牙、捷克、巴基斯坦等5大生產制造基地,在當地已經成為較好的智能標桿。長虹一邊汲取世界先進技術和經驗,一邊堅持自主創新發展。依托“5G+工業互聯網”平臺,長虹持續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推動全面數字化轉型,夯實高端制造能力。國內外相輔相成,形成了長虹的全球制造體系,以便快速響應各國各地區用戶的需求。
同時,人才隊伍建設、渠道建設和供應鏈的穩定也為長虹在海外的業務拓展提供了基礎保障。目前,長虹海外的技術、研發、制造、營銷、管理等專業人才,超過6000人;有較高的人才本土化水平。今年年初正式開通的中歐班列,則為長虹打通了中歐之間的物流壁壘,加速了其海外業務的發展。。
通過以上種種軟硬實力的保駕護航,長虹在對原有家電主業智慧終端產品的迭代升級之外,圍繞主業上下游價值鏈,將觸角伸向冰箱壓縮機、軌道交通電源、物聯網模塊等更多B端產業,形成近十項中國冠軍甚至世界冠軍,用能力向國際證明了中國品牌的實力。
科技創新賦能,鑄就長虹智造
經過多年發展,長虹的“硬科技”實力已不容小覷。在數字化時代的浪潮下,深耕工業互聯網的長虹,正依托5G+工業互聯網智能平臺,賦能企業的生產與銷售。
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公布第三批服務型制造示范名單的通知》, 四川長虹(600839)智能制造技術有限公司入選“國家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
目前,長虹智能制造公司已經形成跨行業、跨區域、跨國的多個成功案例。對內服務長虹,為各產業子公司提供一站式服務型制造集成服務;對外為大中型企業提供服務,已成功為國家電網、杭州海康威視(002415)、京東方、聯想、上川自動化、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新疆大全新能源、?诿捞m機場、青島東軟載波(300183)等多家公司提供服務型制造業務服務。
無獨有偶,近日,長虹新能源材料實驗室消息稱:實驗室與電子科技大學聯合研發,日前在鈉離子電池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該新型技術可使鈉離子電池實現超級穩定、超長壽命、超高倍率。
據了解,該電池在小電流條件下(100 mA/g)循環4個月容量無衰減,可保持約210 mAh/g的正極放電比容量,展現出優異的循環穩定性,且正極材料和負極材料理論上可以無限循環;此外,該電池在20 A/g(100 C)的高電流密度下可輸出142 mAh/g的正極比容量,意味著~26秒可以充滿~70%的電池容量,該指標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長虹新能源材料實驗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結合產業規劃,推進該技術在長虹控股相關子公司的產業化。
在運用科技助力制造業務降低成本、提高業務效率、提高服務品質的同時,長虹還將各類創新科技成果深度應用于構建智慧家庭、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領域,實現采購、生產、銷售到應用的無縫銜接。
由此,市場與用戶已經逐步認識到長虹已經不再是傳統家電制造企業。在家電之外,長虹的產業布局更廣更新,并隨時準備突破行業“天花板”,進一步做大做強IT業務,加速戰略轉型。
中國加入WTO已經20年,在這風雨20年里,連續多年獲得世界品牌500強認可的長虹,通過汲取全球科學技術,取長補短,推動自身技術的自主創新與發展,從傳統制造逐步邁向高端制造,并成為中國智能制造的創新范本之一。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