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中國平安(601318)技術公益創新大賽正式啟動。本屆大賽由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為指導單位,中國平安集團品牌宣傳部、集團科技發展委員會、中國平安志愿者協會聯合主辦,以“科技讓公益可持續”為主題,以集智攻關為導向,面向全集團員工征集“科技+公益”創新解決方案,鼓勵大家共同探索公益數字化之路,讓公益人人可及,讓科技更具溫度。
心懷“國之大者”四大賽道聚焦民生主題
本次大賽積極響應國家“十四五”規劃關于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號召,共設置教育、養老、醫療和碳中和四大主題賽道,體現了中國平安作為國內領軍企業,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勇于創新的擔當。
大賽設立初賽、復賽和決賽三輪選拔機制,選手須以團隊形式參賽,冠軍團隊最高可獲得獎金及資源包獎勵。同時,全集團員工可參與冠軍競猜活動,為大賽助威添彩。大賽評審團將由平安集團旗下各專業公司科技代表及涵蓋教育、醫療、養老、碳中和等領域的NGO機構代表組成專業評審團,包括平安金服、平安好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盧躍,平安集團首席科學家肖京,平安集團首席醫療科學家謝國彤等。
評審團將以多元和專業的視角,對提交的作品從技術實現、獨特創新、公益效益等多維度進行評判。本次大賽還將推動部分優秀參賽項目在社區、機構的落地孵化,為開展后續社區科學教育和科普工作做準備。
答好“時代命題”全員公益踐行企業使命
本次技術公益創新大賽的啟動,是中國平安持續深耕在教育扶貧、“金融+醫療+康養”、科技領域等公益領域的積累落地,也是全體平安人跨專業公司、跨部門協同合作,對科技“匠心精神”在公益創新領域的一次探索。
當下,數字化正成為公益領域的時代命題,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的發布則是新發展階段科普和科學素質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早在2019年6月,由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深圳市平安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科技日報社、中國平安集團聯合支持的“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便陸續在全國27個省的1039所鄉村學校落地,受益學生超三十一萬人次。同時,中國平安在“三村工程”公益項目中創新探索出的“三保”產業幫扶方式,聚焦“金融+科技”,展示出數字化與公益融合的強大生命力,為有效解決公益運作痛點、優化公益配套服務提供了示范,并在鄉村振興階段持續貢獻力量。中國平安期望通過技術公益創新大賽的舉辦,結合平安科技人才的創新精神與社會責任感,繼續探索公益數字化的優質解決方案,共同構建起“開放、共享、可持續”的公益生態,為助力提升全民科技素養貢獻平安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