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姍姍
[ 根據民航局最新版的運輸航空公司疫情防控技術指南,對從國外載客回國入境后的航空器,并沒有要求不能繼續執行國內航段的飛行,但要求在后續國內運行期間開展航后預防性消毒。目前,民航局的疫情防控技術指南并沒有進一步調整,而上海浦東機場則加強了對航后預防性消毒的要求,以進一步減少航空器中疫情傳播的可能。 ]
近日,多班自美國飛往中國的航班集體出現推遲或取消的情況,其中,美國航空在距離飛機起飛僅有數小時的情況下突然宣布取消航班,達美航空的航班更是在從美國飛往中國的航程過半后突然返航。
對此,有媒體報道稱,達美航空的臨時返航,是中方禁止航班入境所致。而28日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則通過駐美使館發言人答記者問的形式,否認了這一說法。
駐美使館發言人表示:“有關機組人員表示返航系中方禁止航班入境所致,此說法與事實不符。中國駐美大使館注意到,近期美國各航空公司人手緊缺問題突出,機組人員畏懼疫情下出勤情況時有發生,導致美國國內和國際航班大面積取消。中國駐美使領館正在與有關航司溝通,積極了解具體技術問題并探討解決方案,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這是中方首次對近期出現的美國回國航班取消或返航事件原因進行官方回應。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除了美國的航空公司,法航12月23日的巴黎上海AF198航班也臨時由客運變為不載客的貨運航班,長榮航空則在昨天發布通知,中國臺北至上海浦東的BR772航班,以及中國高雄至上海浦東BR706航班,即日起暫停載客。而兩家航司取消客運航班的理由都與上海浦東機場實施的新的飛機消毒要求有關。
多個入境上海客航臨時取消
12月23日,有網友發帖稱,自己乘坐的美國達美航空DL287號航班在赴華途中,于俄羅斯邊界上空突然返航。
對于返航的原因,達美航空給予第一財經記者的官方回復是,由于上海浦東機場在本航班執行過程中實施新要求,客機在上海地面停留時間因而將延長,超出達美航空所能預留的時間。
據記者了解,達美航空所說的“新要求”,與入境載客航班抵達上海浦東機場后,需要加強清潔、消毒客艙及座椅有關。
27日,長榮航空宣布兩個到上海的載客航班暫停時也指出,12月24日起,上海浦東機場要求各航空公司在旅客下機后,加強班機消殺工作,但機場作業能量有限,可能遇到旅客延誤下機,也可能是消殺后等1小時才有人來檢查。這將導致浦東出發航班因此長時間延誤,進而令上述兩個航班的回程無法于宵禁前抵達中國臺灣。
綜合多方信息,長榮、達美和法航的客運航班取消或返航,導火索都是上海浦東機場提高了飛機消殺的要求,要么導致無法在宵禁前飛回,要么導致執飛機組超時而無法繼續后續的飛行。
據記者了解,在達美DL287起飛六小時后臨時返航后,達美后續從西雅圖和底特律到上海的航班,也都已陸續取消。而在上海浦東機場加強消殺規定后,多家外航由上海返回的航班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延誤。
其中,12月24日的美國航空AA128航班延誤約2.5個小時出港、12月25日的美聯航UA858航班延誤近4個小時出港。
而且,雖然美航已在加強消殺后成功執行一趟AA127/128航班,美航還是取消了12月27日的AA127達拉斯—上海客運航班。
為何要加強飛機消殺
不過目前看來,加強飛機消殺措施的,并非全國范圍內的規定,因為對入境航空器進行消殺檢疫是海關的職責,執行的是當地衛生檢疫部門的規定。
而上海浦東機場之所以要加強飛機消殺措施,或與11月底江浙滬的那一波疫情溯源有關。
11月27日,在上海披露3例本土確診病例后,來自上海發布官方披露的溯源信息是:“此次3例本土確診病例的感染來源可以聚焦在:在外省市暴露于境外輸入病毒污染的環境而引發的感染。”
多位行業內人士對記者透露,上述溯源信息所指的“在外省市暴露于境外輸入病毒污染的環境”,與11月15日從國外飛回來的CA738航班有關,當時這一航班落地后,報告了三例陽性病例,而上海的一名本土感染者,15日乘坐的北京飛上海的CA1521次航班,與CA738航班是同一架飛機,意味著從國外飛回來的CA738航班,到北京后的消殺很可能沒有做到位。
根據民航局最新版的運輸航空公司疫情防控技術指南,對從國外載客回國入境后的航空器,并沒有要求不能繼續執行國內航段的飛行,但要求在后續國內運行期間開展航后預防性消毒。
目前,民航局的疫情防控技術指南并沒有進一步調整,而上海浦東機場則加強了對航后預防性消毒的要求,以進一步減少航空器中疫情傳播的可能。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