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2月30日電 據“工信微報”微信號30日消息,工信部表示,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國現有行政村已全面實現“村村通寬帶”,貧困地區通信難等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實網絡支撐。
工信部表示,“十三五”初期,我國尚有約5萬個行政村未通寬帶,15萬個行政村寬帶接入能力不足4Mb/s,這些行政村大多位置偏遠,建設成本高,用戶分散且消費能力低,存在市場機制失靈情況。
2015年后,工信部先后部署七批建設任務,從支持光纖通達轉向4G網絡建設,從支持行政村向邊疆、海島拓展。累計支持全國13萬個行政村光纖網絡建設和6萬個農村4G基站建設,推動行政村、貧困村、“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通寬帶比例分別從不足70%、62%和26%全部提升到100%,農村光纖平均下載速率超過100Mbps,農村及偏遠地區通信基礎設施水平顯著提升。
工信部在面向全國廣大用戶提速降費的基礎上,還要求電信普遍服務地區資費不得高于其他地區。推動基礎電信企業面向農村脫貧戶持續給予5折及以下基礎通信服務資費折扣,精準降費舉措已惠及農村脫貧戶超過2800萬戶,累計讓利超過88億元。農村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9.2%,較“十三五”初期翻了一番,城鄉普及率差異縮小了15個百分點。
此外,工信部還加快農村網絡覆蓋村委會、學校和衛生室,推進“互聯網+”教育和醫療應用發展,全國中小學校(含教學點)100%寬帶通達,遠程醫療覆蓋所有脫貧縣,優質基礎教育醫療資源加速向農村拓展。廣泛覆蓋的城鄉網絡,有力保障2億學生在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有效支撐科學精準防控疫情,助力鄉村治理和基層黨建,促進農村生產生活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從2015年的3530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79萬億元。
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將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聯合財政部深化完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不斷提升農村網絡基礎設施供給能力,支撐數字鄉村建設,賦能鄉村振興發展。(中新經緯APP)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