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磅肉糜竟要5美元?”拜登撥款10億反壟斷
【文/觀察者網 鞠峰】
“不當家不知肉糜貴”——1月3日,剛從特拉華州老家結束假期回到白宮的拜登與小型農場、牧場主代表舉行視頻會議,承諾解決肉類加工工業的壟斷問題。拜登在會上回憶起昨天的見聞,他從家人的好友口中得知,現在,一磅漢堡肉竟然要5美元(約合人民幣32元/斤)。
肉類價格猛漲,大量利潤卻被幾家龍頭企業攫取。視頻會開始前,白宮宣布將從“美國救援計劃”中撥款10億美元,提供給獨立肉類和家禽生產商,以促進行業競爭,降低肉品價格。這筆資金將幫助小型生產商提高獨立加工能力,獲得冷藏和其他設備,以改善其產品的分銷。白宮表示,政府還將與貸款提供方合作,為中小肉類企業提供貸款。
拜登出席視頻會議 討論肉類和家禽產業供應鏈問題 (圖自澎湃影像)
白宮聲明稱,“在過去幾十年里,我們看到太多行業被寡頭控制,大部分業務和機會被大公司所主導。這拉高了美國家庭的開銷,減少了他們的選擇,并擠壓了小企業和企業家。”
白宮點名了4家肉類行業巨頭——泰森、JBS、Marfrig和Seaboard,并稱“四大肉類加工企業控制著牛肉市場85%的份額,家禽市場的54%和豬肉市場的70%。”
美網絡媒體Axios介紹,拜登點名的4大行業巨頭,最近幾年都沒有重大的并購,但體量常年處于快速膨脹中。
行業逐漸走向壟斷,疊加疫情下的高通脹,讓美國肉類價格猛漲。拜登在視頻會議上回憶起昨天還在度假時的見聞。“昨天,我在(特拉華州家里的)廚房,我的妻子、她妹妹,還有一位叫瑪麗·安(Mary Ann)好朋友在聊天。安說,你知道買一磅漢堡肉(注:即牛肉糜)要5美元不止嗎?5美元?”
拜登說,疫情前,一磅的價格才不到3美元。
拜登拿出過去的數據:50年前,美國家庭每購買1美元牛肉,牧場主能得到超過60美分,現在只能得到約39美分。豬肉也差不多,而“大企業則賺得盆滿缽滿。”
“這些巨頭的利潤上去了,肉品零售價格也水漲船高,”拜登說,“農戶賺到的前反而少了。這說明,缺少競爭讓市場走向畸形。”
根據美國農業部11月的數據,總體而言,美國日用雜貨價格在過去一年中上漲了6.4%,但肉類、家禽、魚類和雞蛋的價格在同一時期增長得更快,達到12.8%。
“沒有競爭的資本主義不是資本主義,而是剝削,”拜登說,“這就是我們在肉類和家禽(行業)的現狀。”
肉類行業反駁了拜登的言論。在白宮會議結束后,肉類加工行業組織“北美肉類協會”(NAMI)主席朱莉·安娜·波茨(Julie Anna Potts)當天(3日)對CNBC表示,白宮忽視了肉類加工行業面臨的第一大挑戰——勞動力短缺,“開發布會、用納稅人的錢建立政府資助的工廠,無助于解決肉類和家禽廠勞動力短缺以及整體經濟體通脹飆升的問題。”
該協會還表示,美國政府根本不懂農業經濟。
到底是行業壟斷還是政府“放水”造成了通貨膨脹,政府和企業各執一詞,但美國的物價飛升卻是實打實的。據《紐約郵報》報道,通脹率在去年11月創下39年新高,大量商品的平均成本比一年前高出6.8%。年度成本增幅最大的是能源,上漲了33.3%,其中汽油價格上漲了 58.1%。據政府數據,牛肉糜的成本在12個月內增長了13.9%,培根價格上漲21%,雞肉價格上漲9.2%,鮮魚和海鮮價格上漲10.6%。另外,蘋果的價格比一年前上漲了7.4%,咖啡的價格上漲了約7.5%,罐裝蔬菜的價格上漲了6.5%。
拜登的批評者將高通脹歸咎于總統——而不是肉類加工商。他們認為,拜登3月簽署的“美國救援計劃”在沒有新的收入來源的情況下向市場注入了1.9萬億美元,實際上使美元貶值。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最近幾次進行的民調顯示,通貨膨脹成為美國人對于經濟最大的擔憂,高揚的物價引起公眾的憤怒,也讓拜登的支持率來到近幾個月的新低,從去年4月的54%跌到11月的42%。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