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馬一凡
[ 盡管2021年,全國商品房銷售總額達到18.7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但“縮表”成了地產行業的關鍵詞。 ]
“現在滿世界飄著地產人的簡歷。”有著多年營銷經驗的房地產從業者汪雨在2021年選擇了離職,沒想到再也找不到地產圈的工作了。
“2021年注定不平靜,眼看著這個行業一輪又一輪裁員,我才知道自己在見證歷史。”從事地產物業工作的張輝沒想到自己去年下半年時也遭遇了裁員,就在一兩年前物業還被視為新風口,公司曾大舉招兵買馬。
盡管2021年,全國商品房銷售總額達到18.7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但“縮表”成了地產行業的關鍵詞。據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預測,未來5年,行業規模會回到5年前,年均規模10.6億~12.7億平方米,較2016~2020年下降16%~29%。
地產行業規模與利潤的回落,將直接影響企業的付薪能力和對管理費用的控制。根據獵聘網去年下半年發布的數據報告,房地產相關行業求職者數量居各行業之首,市場上每7個求職者中,就有一個地產人,然而房地產新增職位量同比顯著下降,地產的求職難度遠大于全社會均值。
房地產、金融、互聯網曾是三大高薪行業。如今,那些被時代的一粒沙擊中的地產人,有些還在迷茫,有人已經積極轉型了,他們做起了健身教練、保險經紀、專車司機……
轉做瑜伽教練:
最難過的是一個學員都沒來
汪雨談起自己去年從TOP10房企離職,還有一點后悔:“再熬一陣說不定就好了。”
她認為自己當初并不屬于主動離職,實際上是被動逼退。“上頭要求我們轉崗,以前的工作不能做了,薪資大幅下降,內斗嚴重,而且每天提心吊膽害怕公司出事。”
由于汪雨和丈夫是同行,都是知名985大學畢業,從事房地產行業多年,丈夫已經升到中層管理崗,他們商議后決定,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讓汪雨先轉行試試,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
于是在去年7月,汪雨憑借多年工作經驗,找了一份跟地產有關聯的金融行業工作。進去以后才發現公司這塊業務也是下坡路,而且金融行業讓汪雨更加不適應,內卷更嚴重,“感覺這次轉型不是個好方向,待下去只是徒勞”,三個月后汪雨決定離開。
這之后汪雨就失業了,好在和丈夫一起打拼多年,抓住過房地產造富的尾巴,在過日子方面她并不犯愁。之前在地產公司買過幾套公司的房子,光是升值部分已經有幾百萬了,現在拿出去放租,每個月租金收入可以貼補家用。
說起做瑜伽老師的經歷,汪雨說,從金融公司出來后,她閑著無事,之前她一直保持著健身習慣,是一家知名健身連鎖的高級會員,瑜伽練了很多年,水平比較高,于是想到去健身房做兼職團課老師,賺一些零花錢。
“沒法做全職,之前在房企上班很忙,沒顧過家里,現在我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家庭上,還有一些理財需要做。而且健身房全職私教需要一些資質,兼職的團課老師是沒什么門檻的,只要比普通人專業就行。”
汪雨說,每個月兼職團課教練的工資按課時數計,她做的第一個月只拿到兩三千。但她慶幸自己有這樣一個專長,讓自己在人生低谷期還有價值可以發揮。
讓汪雨難受的并不是工資太低,而是有一次上課她等了很久結果一個會員也沒有來。
她偶爾還關注一下地產圈的招聘,投幾份簡歷,但回音寥寥。“現在是有幾家房企是在招人的,比如華潤、龍湖,但是招人要求都特別特別高,而且營銷這條線已經不那么吃香了。”
人到中年轉賣保險:
又遇到保險行業低谷期
“萬萬沒想到,做物業也能被裁員。”張輝說。
他原本是一家TOP30房企物業板塊的員工,是個超過35歲的“老兵”了。2018年開始,地產行業掀起物業拆分上市潮,龍頭物業服務公司市值飆升,那時候物業行業人才非常搶手。
“我們公司前幾年大舉招人,現在回想起來是錯誤的,造成了人員大量冗余,結果去年就被母公司給拖累了。”張輝被裁后心情郁悶,拿了N+1賠償后,每天在家睡大覺過了一個多月。
但是人到中年背負養家壓力,終歸要面對低谷尋找出路。物業工作并不好找,人才需求小,其所在公司還被不少大企業列入用人“黑名單”,所以張輝想到了轉行。
兜兜轉轉,張輝看到了一家有外資背景的保險公司招聘,想到了去賣保險。
結果張輝在保險公司那屬于十分優質的候選人,因為他工作年限長、人脈廣、工作耐壓,之前結識的都是高薪人士。很快,張輝就把朋友圈簽名改成了“為您定制財富保全最佳方案”,并且開始入職培訓。
目前張輝的入職時間并不長,還在適應過程中,他覺得這份工作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是自由,每天晨會過后就可以自己跑客戶,沒有人管著,更不用長期加班996。缺點是需要厚著臉皮去使用自己過去的人脈,分析誰現在經濟條件還不錯,約人喝下午茶、吃飯,還要使用上那套讓他覺得有點別扭的話術。
只是,當他決定重新振作大展拳腳時才發現,原來2021年保險業情況也很一般,保險非常難賣。“有些保險銷售寧愿去送外賣都不干保險了,竟然沒比地產好到哪里去。”
除了親戚的支持,張輝還沒啥生意,但他打算繼續熬著:“我就先學習著,多了解一個行業不是啥壞事,萬一有出路呢?”
開滴滴過渡:
邊開車邊思考未來
“現在心態很好,以前地產人的好日子過得太順了,我知道花無百日紅,遲早有這天,很多行業都經歷過了。”江帆說他做好了過苦日子、緊日子的準備。
江帆原本是一家中大型房企的投拓人員,年薪40萬元左右,2021年下半年形勢驟變,好多民營房企從虧本搶地轉變到一塊地都不拿,江帆他們上半年“忙成狗”,下半年卻閑到擔心自己被裁員。
兩個多月前,江帆終于被HR通知了。“我很平靜,早有預感,我們投拓這一行認識的圈子人里,大概一半都被裁了。”
在聽聞風向時,江帆已經無心工作了,整日修改簡歷,拜托大學同學幫自己內推找工作。江帆比較年輕,30歲不到,按理說985大學畢業的他應該非常容易再找一份工,無奈2021年下半年地產投拓人的就業市場實在是供大于求。地產投拓又非常專業化,和任何其他工種似乎都不沾邊,極難轉行。
江帆果斷退租,離開上海回到老家,一邊繼續在網上尋找機會,一邊開專車過渡。
“開滴滴沒什么大不了的,我還有個哥們開大巴去了。”江帆說,這件事讓他明白,人需要有一技之長傍身,比如有A照的人可以去開大巴,比開滴滴輕松,掙錢更多。
所以在兼職開滴滴的同時,江帆還自學考證,爭取能早日跟其他新興行業扯上關系、成功轉型。
“經過一個多月的嘗試,我發現開滴滴掙不到什么錢,尤其是在老家,但是在上海開專車對我來說成本太高了。對我來說,這只是保持短期生活狀態的一種方式,應該不會永遠開滴滴。”江帆認為,他步入了人生修整期,這段時間他將一邊開車一邊思考自己的未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汪雨、張輝、江帆為化名)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