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金朝暉 上海報道 1月10日上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浦東新區第七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中國浦東干部學院開幕。
人民政協會徽懸掛在大會主席臺正中,十面紅旗分列兩旁,會場內莊嚴肅穆。區政協七屆一次會議主席團常務主席姬兆亮、王小君、諸惠華、嚴偉、徐紅、趙立新,會議秘書長楊曄和主席團成員在主席臺就座。王小君主持會議。
應邀出席大會的有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中共浦東新區區委書記朱芝松,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中共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區長杭迎偉,浦東新區六屆人大常委會主任田春華,中共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單少軍,以及中共浦東新區區委、區人大、區政府(自貿試驗區管委會)的領導,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國際旅游度假區管委會、上?苿撧k領導,區紀委監委、區人民法院、區人民檢察院的主要領導,區人大、區政協部分老同志。
上午9:30,王小君宣布大會開幕,全體起立,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浦東新區六屆政協主席姬兆亮作政協上海市浦東新區第六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報告指出,六屆政協以來,在中共浦東新區區委領導下,參加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全體委員認真學習領會中共十九大和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市委和區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增進團結和發揚民主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為浦東改革發展進程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報告指出,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是人民政協履職的中心環節。六屆政協始終堅持黨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形成了由政協黨組、機關黨組、專委會分黨組、機關黨委、界別黨支部組成的完整組織體系;持續強化理論武裝,形成了以黨組中心組學習為引領,常委會議學習、主席會議學習、專委會學習、界別學習、委員學習培訓等相配套的學習機制;廣泛匯聚奮進力量,不斷暢通黨派團體和各界人士參政議政渠道;打造觀瀾系列品牌,建立了委員天天學、界別周周讀、專委會月月講、好書季季推、論壇年年論的學習研討機制;持續增強團結聯誼,展現委員團結向上的精神風貌,努力畫出最大同心圓。
報告指出,人民政協作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主要工作是協商,主要工作方式是“搭臺”,工作主旨是雙向發力。六屆政協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聚焦主責主業,努力爭取“!背鎏厣、“!背鲑|量、“!背鏊。六屆政協聚焦戰略任務廣泛組織協商建言、緊扣重點工作全面深化民主監督、圍繞發展難點務實開展議政調研、推動提案工作提質增效、積極投身疫情防控斗爭。
報告指出,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治理有機結合、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是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政協工作的重要方面。六屆政協在36個街鎮率先設立政協委員協商活動站,打造“家門口協商”品牌,2021年以協商活動站為依托,全覆蓋創建了市政協“協商于民”政協委員工作站,建立了“1+36+X”基層協商架構體系;率先探索居村家門口社情民意信息直報點,首批150個直報點完成授牌,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通過大力發展基層協商民主,更好地把政協協商的理念、規則、方法“送下去”,把基層協商的動能、活力、效率 “帶上來”。
報告還指出,七屆政協的五年,將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擔負中央賦予浦東新區推進更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光榮使命和重大責任。對此,報告建議,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以思想政治引領為導向,廣泛凝心聚力;始終堅持圍繞中心大局,以引領區目標任務為主線,助力高質量發展;始終堅持協商于民,以品牌建設為載體,做深做實“家門口協商”;始終堅持建功引領區精氣神,以增能提效為目標,切實加強政協隊伍建設。
浦東新區六屆政協副主席王正泉作政協上海市浦東新區第六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六屆政協共收到提案1404件,經審查立案1158件。對未立案的246件提案,通過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予以反映。截至2021年11月,立案的提案均已辦復,其中,辦理結果為“解決或采納”的962件,占83.07%;“列入計劃擬解決”的108件,占9.33%;“留作參考”的88件,占7.60%。提案中的許多意見和建議已被吸納并落實到浦東新區相關決策、規劃或部門工作中,為推進浦東經濟持續發展、促進民生改善和社會和諧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應邀列席會議的有:浦東新區六屆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副秘書長、各專委會負責人,中共浦東新區區委統戰部相關領導、浦東新區統戰系統團體組織負責人。
應邀參加會議的還有:浦東新區各部委辦局、各人民團體、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各管理局,各直屬機構,各直屬企業和各街鎮等負責同志。以及浦東新區督查專員、浦東新區六屆政協常委、浦東新區第九批援藏干部領隊。
編輯:劉彥華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