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南京友誼橋附近的居民發現,他們家門口開了18年的手機店換了新的門頭,重裝開業了。這是蘇寧易購(002024)零售云首家“社區銷售服務店”。
圖注:蘇寧易購首家零售云“社區銷售服務店”南京友誼橋店開業
從0到10000家店,蘇寧易購零售云用4年時間扎根縣鎮市場,之后開始走出一條現代版“鄉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將零售云店面開到城市社區。
相關數據顯示,開業期間,友誼橋店銷售超30萬,其中門店的清洗檢測、回收換新等服務訂單超過200單,服務訂單帶來銷售轉化超三成。據蘇寧易購內部人士介紹,零售云銷服一體社區店,被看作拓展城市新增量、升級零售服務的一次有效探索。
問題在于:新增量的引擎為什么是服務?又為什么在城市社區?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走進了友誼橋門店。
離用戶越近越能感知用戶需求
一進門店,記者看到有單獨設置的服務專區,電子屏顯示著一張清晰詳細的服務價目表。在這里,無形的服務成為價格公開透明的商品。
據新華財經此前發布的《家消費升級報告》,城市消費者購買產品時更注重智能和高端,從而在更大程度上催生了售后服務市場。背靠蘇寧易購的平臺資源,零售云城市社區店接入蘇寧幫客的服務能力,配置專業服務工程師。公開數據顯示,目前蘇寧易購幫客服務已覆蓋全國300+城市,服務能力觸達全國98%以上區域,擁有超10萬名服務工程師。
友誼橋店臨著小區,和沿街的奶茶鋪、小吃攤、洗衣房、打印店、藥房、水果超市……一起完整覆蓋了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直接開在大商場的家電專賣店相比,社區店的優勢就在于“近水樓臺先得月”。“想象一下,在家門口幾步路遠的地方就可以買家電、安裝維修、清洗檢測、回收換新,”店主單老板笑著反問,“誰會拒絕這樣的方便?”
“誰離消費者更近,誰就能更好地發現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從而創造價值。” 單老板介紹,“在上門清洗和維修家電過程中,有不少消費者了解到我們還有家電3C產品,會提出購買和換新家電的需求,我們就邀請他們來店里看一看。”線下門店里,產品可眼見、可觸摸、可試用,導購人員面對面能夠提供更直接的展示和更親近的服務,這些線上購物難以實現的效果,是線下實體店的優勢所在。
來店購物的王女士是被幫客的家電清洗服務“圈粉”的。記者觀察到,因為對售后服務滿意而選擇在友誼橋門店下單家電3C產品的顧客,并不在少數。
服務是鏈接和黏結門店和消費者的橋梁,通過發現和滿足消費者需求,建立信任關系。
雙線展陳,小門店接入大商品池
當服務鏈接了更多的消費者,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商品品類和品牌來承接涌入的客流。
在重新開張之前,單老板的門店經營了十幾年的手機生意,直到近幾年,市場存量競爭大、房租人員成本上升、運營商補貼收緊、電商新渠道等沖擊,不少店面面臨閉店壓力。
只賣手機是行不通了,但不賣手機還能賣什么?這是擺在單老板們面前的難題。考慮社區店的屬性,新增加的產品品類要貼近城市社區居民的生活,還需要與已有的3C產品相關聯,這樣才能在不流失原有顧客的基礎上,更充分地滿足顧客需求。
“家電,必須是家電。”單老板想到了蘇寧易購。在了解蘇寧易購零售云模式以后,雖然還是家電行業的門外漢,單老板最終決定加盟合作,于是有了現在這“大不一樣”的友誼橋門店。
其中一個“不一樣”在于,顧客肉眼可見的家電3C產品,只占了門店可售產品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商品在線上、在云端。記者在門店看到了單老板介紹的“云貨架”,通過一塊屏幕,消費者可以看到更多品類和品牌的商品,還有詳細的商品信息介紹,無需導購講解。“小門店接入大商品池,線上線下雙線賣貨,也不占用庫存和資金。”單老板坦言,這是當初零售云模式最吸引他的地方,“消費者也擁有了更多購物選擇。”
同時,蘇寧易購和美的、海爾、康佳、海信、創維等頭部家電品牌商在供應鏈上的合作深化,意味著包括社區店在內的10000家零售云門店,將繼續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可信賴的產品。
大數據加持:讓服務更精準
據單老板回憶,2003年門店第一次開張時,友誼橋還只有一條土路和兩排磚房。經過長年累月的市場深耕,單老板在附近構建起扎實的人脈網絡,也對門店附近居民的產品喜好了如指掌。
依賴人工銷售經驗來選品,是傳統中小零售實體店的特征之一,也是弱點之一。一方面,更宏觀的消費趨勢和產品喜好難以被分析、洞察和預測,另一方面,門店經驗無法被快速復制,造成規模瓶頸。
大數據技術可以很好地彌補這一缺陷,但由于需要海量數據(603138)支撐和巨大研發投入,對于中小零售商而言,接入平臺型企業的IT資源,成為一種事半功倍的選擇。在蘇寧易購大數據能力的加持下,友誼橋門店顧客的人群畫像越來越清晰,產品推薦也更精準。將零售要素中的人、貨、場在線化,不僅大大提高了門店運營效率,也增強了消費者購物便利性,提升了購物體驗。
日常門店經營中,大數據統計分析會和導購員的觀察總結相結合,蘇寧易購平臺趨勢和本地需求相結合,因店制宜、靈活選品,從而在覆蓋消費者主流需求的同時,又滿足了多元化和個性化消費需要。這種C2M以銷定采的路徑,將傳統的“生產-銷售-用戶”路徑升級為“用戶需求—銷售端反饋—生產—銷售—用戶”,使得供需兩端可以在規模基礎上做到更精準匹配。
正是數字化運營能力、供應鏈等零售基礎設施和底層能力,支撐蘇寧易購零售云實現了4年從0到10000家的開店速度,也推動其從“零售商”向“零售服務商”轉型和發展。而服務也許將作為一種差異化的優勢,成為未來零售云門店與眾不同的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