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春節用氣高峰期也即將到來。
日前召開的應急管理部新聞發布會給出數據,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快速發展,全國城鎮燃氣使用規模增長迅猛,用氣人口目前全國已經超過6.67億人,全國城鎮燃氣的使用普及率已經達到97.87%。
在燃氣使用帶來便利的同時,燃氣安全的風險日益凸顯——初步統計,現在全國已經有近10萬公里管道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再加上當時建設標準較低,日常維護、保養、更新不及時,風險挑戰非常大。
從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為期一年的全國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在31個省市區全面鋪開。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對這輪整治工作的要求是:堅持問題導向,形成高壓態勢,堅決扭轉燃氣事故多發勢頭。
城鎮燃氣管道,有多老?
圖片來源;攝圖網30785215
燃氣從氣源地生產出來,通過管道運送到儲配站,經過(脫硫、加臭、調壓等工序)以后,再通過城鎮燃氣管網送達居民、商戶、工廠等用戶使用。
目前,全國城鎮燃氣的使用普及率達到97.87%,燃氣管網也在地下網羅密布、四通八達。
那國務院安委辦所披露的“10萬公里”,有多嚴重?
根據住建部2020年統計年鑒,截至2020年,我國城市天然氣管道長度已經達到85萬公里。也就是說,目前大約12%的城鎮燃氣管網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老化。
具體到每座城市,其管網的老化程度也不一樣,城叔以深圳、重慶和成都三座城市為例。
深圳燃氣(601139)(601139.SH)、重慶燃氣(600917)(600917.SH)、成都燃氣(603053.SH)是三座城市中心城區燃氣的主要運營商,三座城市的燃氣管道有各自的折舊率與折舊方法。
2009年深圳燃氣上市時,公司自己折算,所運營的地下燃氣管網平均有七成新;2014年重慶燃氣上市時,其管網不到六成新,而且《招股說明書》內提示稱,“本公司現有埋地燃氣管道運行時間較長,因自然銹蝕和人為破壞造成的管道泄漏事故時有發生”;2019年成都燃氣上市時,其運營的燃氣管道綜合成新率為67.43%。
燃氣管道一旦老化,極易發生泄漏。
如果是室外埋地管道,泄漏出來的燃氣會容易滲入周圍的下水道、窨井以及其他地下密閉空間,一旦遇明火,就發生燃氣爆炸。
去年6月13日,湖北十堰一個集貿市場發生燃氣爆炸,26人死亡,138人受傷。4個月后,調查結果公布,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燃氣管道被嚴重腐蝕,以致破裂,泄漏的天然氣遇到火星,發生爆炸。
如果是室內管道,燃氣泄漏,遇上門窗緊閉,一旦室內空氣中的甲烷濃度達到5%-15%,開燈、冰箱啟動、手機響鈴、推開門窗這些動作,都極易成為引發爆炸的導火索。
縱觀全國近10萬公里、出現不同老化程度的燃氣管道,還存在建設標準比較低,后期日常維護、保養、更新不及時的問題。
所以,當去年國內發生多次較大燃氣事故之后,應急管理部安全協調司司長蘇潔在新聞發布會上特別提到:“ 這些事故的發生反映了燃氣安全事故已經進入多發、頻發階段。目前,燃氣在我國已經進入大規模使用時期,而且使用的管道大都是20年前建的,管道老化、老舊,此外,包括新建管道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這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
更新地埋管道,有多慢?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862459
既然老化,那就更新。可是埋地管道的更新,并沒有那么容易。
楊曉明是成都城市燃氣客戶服務有限公司客戶服務與質量安全部經理,也是一名成都市人大代表。他告訴城叔,成都主城區每年都會更新那些有安全隱患燃氣管道,更新長度大約是30-50公里。
其他城市也是差不多的更新速度。“十二五”期間,北京用5年時間對全市227公里的燃氣老舊管網進行改造;2020年,廣州改造老舊燃氣管網76公里;2018年,徐州計劃改造111公里老舊地下燃氣管網。
其實,但凡要實施老舊管網改造工程,就要打開路面,深入地下作業。家門口的路修好又被挖開,施工擾民、交通擁堵,“拉鏈馬路”是個老生常談的現象。由此,老舊燃氣管道的更新,并不是一項能“說干就干”的工程。
針對這種問題,今年成都市“兩會”期間,楊曉明提出建議,希望政府能加強統籌協調,成立專家組,對地下管網涉及的電力、通信、燃氣等多個單位的業務進行評估,大家組成“裝修團”,一條道路地下管道的改造、維修盡量一起上,減少不必要的開挖次數和改造影響。
國務院安委會下發的《全國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要求,為期一年的專項整治工作期間,各地區要組織對燃氣場站設施、燃氣管道等進行普查建檔,全面掌握建設年代、產權歸屬、管道材質、安全狀況等資料,并對2000年前建設的燃氣管道設施進行全方位安全評估,提出燃氣管道更新改造工作清單及實施計劃,納入年度重點項目統籌推進。
據此,一些區域希望迅速推進老舊燃氣管道的改造工作,消滅隱患。山西就是其中之一,去年9月,山西發出通知,建立“條塊結合”的工作模式,將全省運行滿30年及以上的管道“強制更新”。
山西的專項整治為期兩年,到2021年年底,基本完成運行滿30年及以上官網的更新,到2023年7月底,對運行20-30年的管網分布完成更新。
更換進氣管道的市場,有多亂?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603257
城鎮燃氣管道老化,除了地埋管網,還有地上到入戶的部分,后者同樣需要更新。楊曉明告訴城叔,這部分存在新的難題。
燃氣的各類設施設備都有一定的安全使用年限。今年1月1日,國家新的標準《城鎮燃氣工程項目規范》GB55009-2021正式實施,其中要求,家用天然氣燃器具的安全使用壽命是8年;過去常見于居民家燃器具的橡膠燃氣連接軟管,屬于淘汰之列;替代橡膠軟管的長壽命紋軟管的使用壽命需8年以上,由于進氣管大部分是用戶自行安裝,故無生命周期管理臺賬。
關于這部分燃氣管道、燃燒器具,常年在一線提供燃氣服務的楊曉明見到了不少“超期、三無、假冒”產品,“遇到超期使用的燃氣具,我們主要是勸改。但是遇到‘三無、假冒’產品,就讓我們特別頭疼。”
去年,楊曉明在院落巡查過程中,發現了幾家“李鬼”般的公司,在成都燃氣區域上門安檢,公司取名為“四川戍都燃氣設備有限公司、四川成郁燃氣設備有限公司、都燃有限公司、四川都成燃氣設備有限公司、成都燃都燃氣設備銷售有限公司”。
這些公司為居民提供燃氣具的上門更新服務,但因缺乏相應資質,更新后極易產生各類隱患。即使《四川省燃氣管理條例》第十七條,明明白白寫著“嚴禁私接私改燃氣管道”,但要執行起來并不容易。
針對這個現象,楊曉明提出建議,希望經信局、市場監管局、公安部門、應急管理局、街道社區等相關部門之間形成聯動,不要讓那些質量不合格但還沒造成嚴重后果的淪為“監管空白”。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快速發展,近十年來,全國城鎮燃氣使用規模增長迅猛。生產生活離不開“燃氣”,燃氣管道也成為城鎮的“生命線”,但愿人防、技防、物防都不缺位,守住城市運行的安全底線。
記者|吳林靜 編輯|楊歡 何小桃 王嘉琦
校對|段煉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每日經濟新聞。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