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2月6日,春節檔電影最終以66億的票房成績收官,雖然沒有超越去年的78億,但也拿下了中國春節檔票房史的亞軍。
2021年春節是比較特殊的一年,受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電影(600977)市場有將近半年的時間受管控和封禁,全年票房也一落千丈,僅1840.42萬。但觀眾的觀影熱情也一直被壓制,隨著疫情得到良好控制,中國電影開始走出全面關閉的陰霾。觀眾此前有多克制,之后就有多瘋狂,2021年春節期間電影票房迎來巨大的爆發,以78.43億收官,一舉創下春節檔票房歷史記錄,同時2021年整年的票房達到428.66億,恢復到疫情前(2019年)72%的水平。但2021年春節的突出表現是因為觀眾在經歷長時間克制之后的釋放,不屬于常態。
因此,2022年春節期間中國電影66億票房的強勁,即便沒有超過去年,也可圈可點,這會是后疫情時代中國電影市場全面復蘇的好勢頭嗎?
數據來源:燈塔專業版
01
票房表現強勁,觀影人次和上座率卻雙降
衡量電影市場的表現不只有票房一個指標,從2014年以來中國春節檔的觀影人次來看,2022年春節檔的觀影人次僅為1.14億人,較2021年同期下降了四千多萬人,較2019年下降了近兩千萬人。
還有另一個重要指標就是上座率,上座率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衡量一部影片質量優劣的重要標準之一,將直接影響票房價值,上座率高票房價值自然高。2022年春節,不僅觀影人次下降,上座率更是跌至29.7%,而2021年和2019年同期為45%和35.5%。
從觀影人次和上座率下跌來看,2022年春節的觀影熱情以及票房價值可見一斑。是什么影響了觀眾的觀影意愿,還是說剔除了2021年疫情緩解帶來的強勁反彈后,2022年才真正反映了中國電影復蘇不及預期的真實情況?
數據來源:燈塔專業版
影院的高票價或許是導致觀眾觀影意愿下降的一個因素。2019年以前春節檔的影片票價呈溫和增長的趨勢,但之后提速明顯,特別是經歷2020年的低谷之后,票價的上漲明顯提速。2022年春節檔電影全國的平均售價為48.2元,較2021年上漲了8%,較2020年的上漲幅度高達43%。
從數據來看,票價上漲較快,或許觸達了許多觀眾的接受極限,2022年春節檔的電影拿下一個較為樂觀的票房,似乎更多是靠價格上漲的拉動,觀影人次和上座率均有明顯下降。
數據來源:燈塔專業版
02
中國電影逐漸擺脫對引進片的依賴,總體復蘇趨勢不改
2022年春節檔將更為真實的中國電影市場復蘇情況暴露在了大家面前。后疫情時代,如何客觀看待中國電影市場的復蘇?電影產業如何在穩步復蘇的前提下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距離疫情爆發至今已有兩年多的時間,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巨大沖擊,中國電影市場遭重挫,從2019年的巔峰狀態跌入至暗時刻。但隨著中國迅速走出疫情陰影,2021年成為全球電影市場復蘇最好的市場之一。據統計,2021年全球電影票房約為214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78%;其中中國內陸市場的票房約74億美元,同比大增143%,居全球第一,占全球市場份額高達34%,創造歷史新高。
代表中國電影復蘇開端的是2020年的主旋律電影《八佰》,以28.76億的票房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值得注意的是,而這一題材電影的成功,改變了中國電影業依賴引進片的現狀,這也是中國電影在復蘇過程中取得的巨大進步。
此前,引進電影在我國的電影市場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2014年,《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以19.77億的票房登頂當年中國內地電影榜;2015年的《速度與激情7》票房為24.26億,與榜首的《捉妖記》票房相當,引進片最高的時候于2017年在中國斬獲46.6%的票房比例。
然而2017年《戰狼2》的成功,打破了這一現狀。2017年,《戰狼2》以53.12億拿下當年票房冠軍,且打破了中國影史記錄。中國電影逐漸找準了新方向,此后國產主旋律影片大規模出現,逐漸成為中國電影市場新的中堅力量。對引進片的依賴也大大降低,2021年引進片的占比下降至21%。2018年的票房冠軍《紅海行動》、2020年的《八佰》、2021年的《長津湖》、2022年春節的《長津湖之水門橋》均屬于這一題材電影。
數據來源:燈塔專業版
后疫情時代中國電影市場總體復蘇趨勢不改,并在過程中取得巨大進步。但要全面走出寒冬并在穩步復蘇的前提下實現持續健康發展,仍然面臨非常大的挑戰。
逐年攀升的票價不是高票房的保證單,挖掘能夠真正觸達觀眾的題材,實現電影產業內容與技術齊頭并進,才能為中國電影業的全面復蘇添薪加火。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滿投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