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姍 2月9日國內期貨市場開盤后,大商所鐵礦石期貨近遠月合約齊齊下挫,跌幅普遍超過4%。其中,主力合約2205跌幅一度超過5%。當日早間,國家發展改革委微信公眾號發文表示,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約談有關鐵礦石資訊企業,不得捏造散布漲價信息,不得哄抬價格。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鐵礦石價格大幅上行,截至2月8日,普氏 62%鐵礦石指數報149.95美元/噸,較年初119.5美元/噸上漲25.48%;再以鐵礦期貨主力合約2205為例,2月8日盤中該合約最高漲至841元/噸,年內累計漲幅高達23.68%;從文華財經顯示的月線圖來看,該合約1月份漲幅為21.91%,再往前一個月(2021年12月),該合約單月漲幅為10.93%。也就是說,該合約2個月的漲幅就超過了30%。
對于近期鐵礦價格持續走高,東海期貨黑色金屬高級研究員劉慧峰向經濟觀察網分析認為,鋼廠復產、冬儲補庫、外礦發貨量回落是推動本輪礦石價格反彈的主因。而日前工信部最新公布的文件將鋼鐵行業碳達峰的時間相比之前延后5年的消息又進一步推動了礦石價格的上漲。
鐵礦價格上漲對鋼廠利潤也產生明顯影響,一家大型鋼企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記者直言,“鐵礦價格對鋼廠利潤影響很大,普氏62%鐵礦石指數一路漲到了150美元/噸,春節前也是140的時點價,月均在130左右,2月份鋼廠鐵水是比較‘難受’的。”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官方微信,針對近期鐵礦石價格出現異動的情況,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聯合約談有關鐵礦石資訊企業,要求提供發布信息的事實來源,提醒告誡相關企業發布市場和價格信息前必須認真核實、做到準確無誤,不得編造發布虛假價格信息,不得捏造散布漲價信息,不得哄抬價格。
文中還指出,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關注鐵礦石價格變化,將進一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鐵礦石市場價格平穩運行;同時加強市場監管,對于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露頭就打,嚴厲懲處。
另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2月7日刊文,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近日聯合印發《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要完善鐵礦石期貨市場建設,加強期貨市場監管,完善鐵礦石合理定價機制。
那么,政策調控之下,鐵礦石價格將如去何從?
劉慧峰認為,目前政策調控風險開始加劇,發改委公告稱將對鐵礦石價格實施監管,坊間各路傳言對市場情緒產生一定擾動。另外,目前鋼廠利潤已經從12月中旬的1000元/噸收窄至150元/噸附近,而春節過后鋼廠對礦石由補庫轉入去庫,供需基本面階段性轉弱也會壓制礦價。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