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節,總臺融媒體節目《冬奧食堂》特別節目走進了位于奧體中心運動員公寓的“中國之家”。本期直播現場,冰雪項目國際組織負責人歡聚一堂、共慶佳節,體驗包湯圓、猜燈謎等元宵節傳統民俗活動,向廣大網友展現了北京冬奧會閉環內的節日氣氛。此外,徐夢桃、谷愛凌、蘇翊鳴、高亭宇等冬奧健兒也為廣大網友送上節日祝福。在總臺北京總站兩位冬奧注冊記者的雙語主持下,熱鬧歡慶的氣氛在線下和線上同步拉滿。
當晚,在北京冬奧會的“中國之家”,中國體育代表團李穎川、李建明、倪會忠邀請國際奧委會委員和北京冬奧會協調委員會主席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世界冰壺聯合會主席凱特·凱斯尼斯、世界冰壺聯合會秘書長科林·格拉漢姆斯勞、世界冰壺聯合會理事羅賓·尼文、國際冰球聯合會主席盧克·塔迪夫、國際冰球聯合會副主席艾瓦斯·奧莫卡諾夫等冰雪項目國際組織負責人做客總臺融媒體節目《冬奧食堂》的直播現場,共同體驗了包湯圓、猜燈謎等民俗活動。
節目中,小薩馬蘭奇和格拉漢姆斯勞手持毛筆,以中國書法寫下“冰”“雪”二字,并祝福中國冰雪運動未來的發展。在體驗中國文化的過程中,小薩馬蘭奇還高度評價了中國在冰上運動和雪上運動方面取得的突破。
直播現場,小薩馬蘭奇等國際友人一邊感受著中國元宵佳節的喜慶團圓氛圍,一邊分享他們與中國文化的深厚情緣。
國際冰球聯合會副主席艾瓦斯·奧莫卡諾夫曾在北京大學讀過書,中文水平了得,甚至在現場做起了翻譯,并用中文稱贊中國美食“非常好吃”。
世界冰壺聯合會主席凱特·凱斯尼斯大贊中國美食,說道:“我太愛中國美食了!特別是冬奧食堂里的美食,比我們當地的中國餐館好吃太多了!”
體驗完中國民俗、品嘗過美食,小薩馬蘭奇等國際友人特意用中文為廣大中國網友送上了節日祝福,“祝大家團團圓圓,元宵節快樂”。
此外,徐夢桃、谷愛凌、蘇翊鳴、高亭宇等冬奧健兒也“隔空”為觀眾們送上了元宵祝福。谷愛凌一下賽場就說,“希望今天能吃上黑芝麻(000716)元宵”,希望“中國牛上加牛”。徐夢桃、蘇翊鳴、高亭宇等運動員也祝愿大家“團團圓圓、幸福美滿、萬事大吉”。
線上,觀看直播的網友們也紛紛熱情留言,對北京冬奧會的工作人員和各國冬奧健兒送上祝福:“閉環內的工作人員很辛苦!冬奧健兒加油!祝元宵佳節快樂!”
除了現場體驗民俗活動,本期《冬奧食堂》還為國際友人揭秘了幾道冬奧網紅美食,比如,谷愛凌賽后立馬就咬上一口的韭菜餡餅、馬耳他選手斯皮泰里一天要吃6個的豆沙包、運動員們一頓吃掉80多只的烤鴨等。這些奧運健兒真實、可愛的瞬間被網友們瘋狂點贊,登上網絡熱搜。
北京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秘書長倪會忠說:“我看外國朋友對我們中國美食宮保雞丁都是情有獨鐘,還有昨天我們的運動員在場上吃了韭菜餡兒的餡餅,現在這個也成了網紅食品,當然了來北京肯定有北京烤鴨。所以我也希望今天這些美食能讓我們這些好朋友,跟我們一起來歡度元宵佳節,中國年、冬奧會,這將是非常值得記憶的一屆冬奧會。”
但其實,這些熱點《冬奧食堂》早已為大家劃過重點。比如,谷愛凌曾受邀成為總臺融媒體節目《冬奧食堂》第一期的嘉賓。節目中,她透露自己“廚藝了得,還會做紅燒魚,西紅柿炒雞蛋也還行”。
此外,鄧亞萍也曾在《冬奧食堂》中分享過她在2008年北京奧運村里經歷的“烤鴨”趣事。她說:“咱中國非常熱情,在運動員餐廳里做烤鴨,每天300只,但總是很快就沒有了。各國代表團開早會提問題,就說烤鴨不夠吃,喜歡吃烤鴨的人太多了。后來,我們就數量翻倍,600只怎么供應呢,我們五個小時就給出解決方案,這就是中國速度和奧運標準。”
融媒體節目《冬奧食堂》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北京總站發起的全媒體行動“冬奧來了”的重要節目之一。此前,《冬奧食堂》已分別在冬奧村、首鋼園、冰立方等地直播,以中華餐飲文化為切入點,生動講述了北京冬奧會的籌辦故事、各國奧運健兒的激情拼搏和大眾對冰雪運動的熱情參與。
(總臺記者 王小節 翟壯 何暢 王勝東 張景 張偉澤 殷雪丹 鄧煜洲 陳寶善 楊凱 尹一男 閆耀東)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