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安稱,所有冰面對運動員們來說都是公平的,就運動員而言比賽成績還是要看誰的實力更強,誰準備得更充分。
新京報訊(首席記者 孫海光)2月13日,北京冬奧會舉行每日例行新聞發布會。據北京冬奧組委副主席楊樹安介紹,目前北京冬奧會賽程過半,已有13項奧運會紀錄和2項世界紀錄被打破。
過去8個比賽日共完成了58個小項的比賽,產生了58枚金牌,占金牌總數的53%。在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等項目的比賽中,多次打破奧運會記錄,其中短道速滑打破了5項奧運紀錄和1項世界紀錄,速度滑冰打破了8項奧運紀錄和1項世界紀錄。
北京冬奧會前半程,“冰絲帶”國家速滑館刷新了多項奧運會紀錄和世界紀錄。2月12日,中國選手高亭宇便以破奧運紀錄的成績摘金。今天的發布會上,楊樹安也談到了“冰絲帶”冰面對運動員成績的影響。
“北京冬奧會籌辦過程中,融入了很多高科技元素。不僅是冰絲帶,其他場館也是如此。”楊樹安介紹,冰絲帶是全球第一個采用二氧化碳臨界制冰技術的速滑館,并聘請了最著名的制冰專家協助開展工作,“除了環保之外,還有哪些因素有利于運動員創造好的成績,這些都有待于通過賽事做進一步檢驗。”楊樹安稱,所有冰面對運動員們來說都是公平的,就運動員而言比賽成績還是要看誰的實力更強,誰準備得更充分。
楊樹安表示,在已經完成的比賽中,各競賽場館場地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狀態,為運動員展示最高的水平提供最佳平臺。楊樹安同時表示,競賽組織運行指揮體系運轉非常順暢,北京冬奧組委與國際奧委會、相關國際體育單項組織、OBS等的合作非常密切、非常順利。
賽程過半,一流的競賽場館,一流的世界級運動員,一流的競賽組織運行,一流的氣象服務保障和一流的醫療救治服務,在北京冬奧會中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楊樹安稱,北京冬奧會將繼續秉承以運動員為中心的原則,進一步保持與國際奧委會、國際體育單項組織等利益相關方的緊密合作,“為運動員參賽提供更加貼心溫暖的服務保障,讓運動員能夠以最佳的狀態參賽,向全世界展示最好的自己。”
新京報記者 孫海光
編輯 劉佳 校對 趙琳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