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O市場全球向中國轉移的邏輯并未改變,市場對美歐放開后的訂單外移、國內創新藥政策和行業周期性的擔心已經在估值上體現較多,一季報期間將迎來績優股的反彈。
編輯 | 藍貓
特別提示
通過本公眾號發布的觀點和信息僅供陜西巨豐投資資訊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巨豐投顧”)客戶中符合《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規定的特定客戶參考。因本公眾號暫時無法設置訪問限制,若您并非巨豐投顧客戶,為控制投資風險,請您取消關注,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公眾號中的任何信息。對由此給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誠摯歉意,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Risk Disclosure
經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批準,國家衛健委已開始部署新冠疫苗的序貫加強免疫接種。此前接種國藥和科興滅活苗滿6個月的18歲以上人群,可以進行同源加強針(相同技術路線加強接種),也可以進行序貫加強(不同技術路線疫苗的交替接種),后續滅活+重組蛋白、滅活+腺病毒,將成為新的選擇方案,未來將延伸到滅活+mRNA。
醫藥行業性價比凸顯,將迎來普漲
目前醫藥行業TTM-PE估值為30倍,僅比2018年底的大底部估值高出20%。高估值的CXO、醫療消費和服務過去半年多時間回調較多,多是因為估值過高而引發的技術型調整。CXO市場全球向中國轉移的邏輯并未改變,市場對美歐放開后的訂單外移、國內創新藥政策和行業周期性的擔心已經在估值上體現較多,一季報期間將迎來績優股的反彈。
新冠口服藥仍是領漲主線
新冠口服藥是疫情最后一塊拼圖,是防疫政策發生變化的最重要事件。NMPA附條件批準輝瑞公司的帕羅維德進口注冊上市,以及博騰和凱萊英(002821)的接連大單,成為行業重要催化劑。按照輝瑞帕羅維德和mRNA疫苗的定價,我們更應該期待國產新冠口服藥和新型疫苗的上市。奧密克戎消褪后經過一段時間觀察,或許今年下半年將迎來放開時機。
結合美聯儲縮表階段,消費型醫療仍然是穿越周期的大邏輯
中藥消費品和消費型醫械,依然是我們選擇的長期大方向。繼續看好中藥的邏輯,一是尋找“茅臺(600519)、片仔癀(600436)”等國家中藥保密品種的品牌價值。二是中藥配方顆粒,市場很大,醫保支付和集中采購政策逐漸明朗,是長期增長型賽道。三是處方藥,醫保支持也將逐漸明朗;中藥的Big pharma已經走出來了,深耕化藥生物藥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除心腦血管等優勢領域,阿爾茨海默病和糖尿病等均是新增的中藥成長領域,多個獨家品種的公司,將開始新一輪成長。
重點關注公司:
新冠口服藥相關:金城醫藥(300233)、君實生物、以嶺藥業(002603)、博騰股份(300363)、凱萊英和新和成(002001)等;
疫苗相關:智飛生物(300122)、康希諾、沃森生物(300142)、康華生物和康泰生物(300601)等;
中藥:品牌資源型,健民集團(600976)、中新藥業(600329);中藥Big pharma,以嶺藥業、濟川藥業(600566)、步長制藥(603858);
配方顆粒,紅日藥業(300026)、佐力藥業(300181)、新天藥業(002873)和柳藥股份(603368)等;(類)OTC消費品,華潤三九(000999)、同仁堂(600085)、福瑞股份(300049)等;
消費型醫療:正海生物(300653)、魚躍醫療(002223)、美年健康(002044)和壽仙谷(603896)等;
創新自主可控與海外產業鏈:楚天科技(300358)、東富龍(300171)、新華醫療(600587)和新產業等;
原料藥:華海藥業(600521)、昂利康(002940)等;
其他低估值:麗珠集團(000513)、信立泰(002294)和人福醫藥(600079)等。
風險提示:國內疫情管控政策的不確定性風險,美聯儲加息引發的系統性風險等。(來源:財通證券)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巨豐投顧。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