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趙方園)2022年兩會開幕在即,2月28日,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府參事、上海中華職教社常務副主任胡衛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今年自己將在兩會上提出“快遞業個人信息保護”、防止藝體類學科“應試化”、“取消應屆生身份限制”、“規范整形市場”等14個提案。
近年來,涉及快遞業的個人隱私權民事糾紛以及侵犯個人信息罪等刑事案件呈快速遞增趨勢。胡衛表示,“利益勾連導致個人信息販賣活動屢禁不止;快遞企業寄遞服務信息安保機制不健全;對快遞行業個人信息泄露查處不力”是導致了快遞業成為個人信息泄露的重災區的原因。
“快遞企業進入門檻不高,加之缺少過程性監管,導致在加盟和末端配送模式下,很多門店經營者常在無《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之下,就能從事快遞業務。同時,因快遞網點分布廣,快遞公司總部對加盟網點以及末端網點的管理不到位,缺乏統一寄遞服務信息安全保障機制,嚴重忽視個人信息安全管理,也造成用戶個人信息總是處于風險之中。”胡衛解釋說。
胡衛建議,應及時修訂相關法規及行政規章,全面落實《個人信息保護法》,修訂快遞行業個人信息保護相關配套措施,并及時修訂《快遞暫行條例》及《寄遞服務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管理規定》,從而強化其中的法律責任,為快遞業個人信息保護提供更為堅實的法制保障。并加大快遞行業個人信息保護監管力度。在普及隱私面單的同時,加強快遞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
胡衛認為,一方面,可以也應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過設置權限管理、信息加密、面單隱匿化處理等技術,強制普及隱私面單,減少接觸信息的人群,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個人信息保護機制;另一方面,要在完善相關監管和強化技術防護基礎上,從源頭出發,全面加強行業自律機制建設和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切實增強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意識。
校對 郭利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