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上,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今年做好穩投資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更講究目標精準,在重點領域發力。
何立峰說,經濟界有三駕馬車,一個是消費,現在正在穩步發展;一個是外貿出口,已經保持了20個月的兩位數增長,這非常不容易,接下來也將繼續保持這樣的勢頭;還有一架馬車就是投資,投資不僅立足當前,也是為今后經濟發展夯實基礎、提供動力和服務的重要因素。
何立峰強調,今年的投資,首先是目標要精準。緊緊圍繞“十四五”規劃確定的102項重大工程。其中內含的2600多個重大項目,96%已經開工了,正在穩妥有序推進。其次,是瞄準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要跟“雙創”緊密結合、跟新發展理念完全吻合、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大規模新興產業。
“圍繞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是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縣城是連接大中城市和廣大農村之間的載體,也創造了一個非常大的投資機會,這是很重要的方面。再就是公共服務設施,包括養老托幼項目,投資量非常之大。包括很多新辦的養老培訓和康養機構,這方面本身就是一個大投資。”何立峰說。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是6400億元,比上一年增加了300億元。此外,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
何立峰說,希望通過這些投資,拉動整個市場主體,推動社會資本的更大投資。目前,我們正在做的最主要工作就是推動已經在建的項目能夠加快建設進度,形成“謀劃一批,在建一批、竣工投產一批”這種滾動發展的良性循環。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何立峰表示,中國經濟發展的后勁很強,中國經濟的韌性很強,市場主體的活力和抗風險能力很強。這也是我們實現今年GDP增長5.5%左右目標的信心所在、基礎所在。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決心、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繼續保持我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實現全年目標任務。
“實現今年的目標,還有很多有利因素。”何立峰介紹,第一,經過兩年多抗擊疫情的實踐,各地區、各行業、各企業在有力有效應對疫情的基礎上,促進經濟恢復發展的機制辦法已經越來越成熟。
第二,這幾年,我們大力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在供需兩側都創造了很大的發展空間,這為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繼續克服困難挑戰,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第三,今年經濟發展面臨不少問題和困難,黨中央、國務院前瞻性地進行了透徹分析,并作出了具體部署安排,繼續實施大規模的減稅降費,針對中小微企業、制造業企業先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