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沈怡然 3月5日,經濟觀察網記者獲悉,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劉若鵬向今年兩會帶來三份建議,其中一份是《關于支持新興領域企業加快生產制造自動化升級的建議》,劉若鵬建議設立新興領域國產自動化設備專項資金,提升國產自動化裝備水平。
劉若鵬表示,由于一部分新興領域企業承擔著國家重大項目的交付任務,疫情防控下反復停工停產將嚴重阻礙著國家重大項目實施。如光啟集團所生產的超材料是中國國防軍工某重點型號的特種功能結構件。
在復雜的新形勢下,以及國內復工復產的要求,中國新興領域企業唯有變革,加快生產制造自動化水平,應對傳統工人不足的矛盾。國內目前復工復產最快的多為自動化水平高、人員密度低的制造業企業。
對此,劉若鵬提出兩點建議。第一,建議工信部出臺相應政策支持新興領域企業加快生產制造自動化升級改造,建議出臺新興領域自動化升級專項補助政策,按照自動化固定資產投入比例進行補貼,強化新興領域的制造能力建設。
劉若鵬表示,由于新興領域企業均為高精尖企業,自動化設備昂貴、且受到國外制裁禁運,關鍵工藝環節自動化程度不高,如超材料生產加工工藝中所使用的五軸機械加工設備高達1000萬元/臺,高昂的設備使用、維修費用與單一的人工成本相比,企業更愿意選擇傳統人工,不利于企業提升質量與效率,也不利于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
第二,設立新興領域國產自動化設備專項資金,提升國產自動化裝備水平。劉若鵬表示,新興領域由于具有技術領先與突破性,對自動化裝備有特殊要求,通常需要采用定制化的自動化工裝、模具等裝備,并因初期市場訂單的影響,往往只能小批量采購。對這種定制化且數量少的訂單國內往往得不到自動化研制生產企業的重視,而國外自動化裝備因制裁、限購等原因無法順利購買,導致新興領域核心領域自動化率難以快速提升。
劉若鵬建議,設立專項資金,以促進自動化裝備上下游產業積極參與進來,鼓勵國內新興領域企業優先采用國產自動化生產制造設備,加快提升中國工裝、模具等自動化裝備質量水平,擺脫西方壟斷卡脖子困境。
此外,劉若鵬還帶來另外兩份建議,分別是《關于支持深圳尖端科技企業參與新興領域博士培養的建議》、《關于加大力度支持大灣區國重改革暨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的建議》。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