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殷云 麥婉華2006年,商務部重啟老字號工程,并正式明確老字號是指:“歷史悠久、擁有世代傳承的產品,技藝或服務,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取得社會廣泛認同,形成良好信譽的品牌。”
各省、市、自治區也相繼開始認定地方老字號。老字號對于發展我國工農業生產、繁榮市場、振興經濟、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振奮民族精神等起到了重要作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是,目前老字號仍然存在頂層設計不足,立法嚴重滯后;品牌管理制度缺失,無形資產流失;生存空間受限,發展渠道不暢;文化開發不夠,保護工作不力;經營管理落后,營銷缺乏指導等問題。
就此,全國政協委員黃西勤提出了創新發展老字號,推動經濟雙循環的提案。她建議,要加速立法建設,強化頂層設計。建議國務院制定《老字號發展條例》,在條例出臺前,司法部應解放思想,從實際出發,了解老品牌、老企業的強烈訴求,支持商務部盡快出臺《老字號認定辦法》這一部委規章,保證中斷十年的中華老字號和各級老字號認定工作得以延續,使具備相關條件的傳統技藝和品牌得以培育、挖掘、保護和提升,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經濟雙循環。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老字號管理制度,提升品牌價值。”黃西勤表示,國家應加強對老字號的管理和幫扶。建立“老字號”的無形資產價值評估、轉讓、許可、質押程序等制度,以充分體現“老字號”無形資產的市場價值。同時鼓勵和支持“老字號”企業和利用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平臺,加快在境外注冊,由防止自身商標被搶注到主動進行防御性注冊。
另外,她還建議要加強原址保護,推動集聚發展。建議將老字號納入城市規劃及商業網點規劃。老字號門店比較集中的地區,要劃定保護范圍。大力推進老字號集聚的建設,積極規劃建設老字號一條街。另外,還要加強文化挖掘,創新品宣方式。建議商務與文旅部門緊密配合,將符合條件的老字號技藝優先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系,將老字號作為“一帶一路”推廣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支持和推動中醫藥、中華傳統餐飲、工藝美術等領域老字號走出去。
最后,黃西勤認為要提供服務平臺,支持企業營銷。建議我國政府積極建設三大平臺,為老字號發展提供服務:一是積極組建老字號電子商務營銷平臺,二是積極搭建老字號公共服務平臺,三是創建老字號品牌資源整合平臺。
編輯:白羽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