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三業’幫扶模式是國家電網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一個生動縮影和具體實踐,要將此模式積極推廣,引導其他單位學習借鑒。”說起國務院國資委在對農興聯創公司“三聯三業”模式的肯定與表揚,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譚家寨鄉楠木橋村黨總支書記譚澤勇贊不絕口。
據譚澤勇介紹,楠木橋村、長坡山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14戶、1519人。為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鄉村振興的需要,2020年9月,國網懷化供電公司與兩村所屬的縣麻陽縣政府簽訂《政企共建合作協議》,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系,著力做好脫貧攻堅后半篇文章。同時,“十四五”期間,該公司在麻陽縣電網建設投資達到4.73億元,隨之將產生大批勞務用工需求。
“在供電公司與兩個村就共同組建服務地方電網建設的農興聯創公司時,我們村民均表現了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意愿!”在談到村企聯創時,譚澤勇表示,該想法一經提出,便獲得了廣泛群眾基礎。新成立公司由楠木橋村、長坡山村、國網懷化供電公司下屬產業單位三方共同出資,各自按38%、25%、37%的出資比例占股,其中國網懷化供電公司將所有投資收益用于兩個村集體經濟發展。“供電公司不要一分錢,幫助我們村民致富,不愧是有擔當、有情懷的央企!”
電網建設需要有一定技術水平和持證作業的人員。對于這點,譚澤勇高興地說,供電公司老早就幫他們規劃好了。“供電公司按照駐村扶貧模式選派了5名技術人員開展為期兩年的駐企幫扶,同時制定了企業培育期、提升期和建強期的三年發展規劃,分專業施工隊伍和輔助用工兩批人員安排培訓后上崗。通過逐步壯大專業技工和輔助用工兩支隊伍,吸納更多的貧困地區人口實現就業。這樣一來,經過技能培訓的農民轉型成為電網建設工人,他們安安心心留在家鄉,再也不愁沒技術找不到工作了,既富了貧困群眾的‘口袋’,又解決了‘富腦袋’的問題。”
“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就業,鄉村得到振興,企業得到核心分包隊伍,實現了村企互利共贏,這樣的模式操作性強,能夠持久、可以復制!”譚澤勇認為,讓農民參與國家電網建設,有助于實現電力產業進村、農村產業升級,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國網經驗,有助于實現“萬企興萬村”、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王毅敏)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