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7日電 (王玉玲) 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的“網上生活”日益豐富,為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我國已在短視頻平臺試點上線青少年防沉迷軟件系統。在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中新經緯獲悉,全國人大代表、大參林(603233)董事長柯云峰帶來建立短視頻老年人“防沉迷”系統的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大參林董事長柯云峰 受訪者供圖
“短視頻傳播的內容時尚、前沿、可視性極強,為民眾所喜聞樂見。長時間在短視頻中的這種‘沉浸式’體驗,使得部分群眾無法自拔,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老年人對智能手機的應用也逐漸增多,聽書、下棋、玩紙牌、看新聞……特別是刷抖音、快手等各類小視頻,讓不少老人達到了癡迷的地步。防止老年人沉迷短視頻和規范短視頻內容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柯云峰說道。
柯云峰表示,現在部分老年人對短視頻軟件同樣“癡迷”,由此或對老年人造成一些危害。
他指出,沉迷短視頻對老年人造成健康危害,影響老年人視力,導致頸、肩、腰椎疾病的發生概率上升等。同時,沉迷短視頻造成更多的老年人存在更多的并發癥,或更復雜的、快速發病,這也將極大地沖擊未來公共醫療財政支出和社會負擔。
另據人民網(603000)輿情數據中心的數據顯示,網絡謠言、虛假廣告、網絡詐騙是老年人上網時常遇的風險,保健品詐騙、網絡傳銷、非法集資等則是老年人屢屢跌入的網絡陷阱。
柯云峰認為,在技術面前,老年人只會比年輕人更加脆弱,當短視頻漸漸降低了老年人觸網的門檻,他們打開的除了新世界的大門,還有這個亂象叢生的世界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沖擊。
針對老年人“防沉迷”,柯云峰提出三大建議。首先,他建議,應該正確認識和使用新型網絡媒體。與此同時,政府、社會和短視頻平臺也需要承擔起各自的職責。
其次,柯云峰表示,目前幾家主流短視頻平臺均沒有針對老年用戶的“特定模式”,在老年人上網時長限制以及被騙后如何維權退款等方面也基本沒有特殊規定。他建議,可以效仿青少年保護模式,設置老年模式,幫助老年人過濾掉一些易受到誘騙的內容,以及設置觀看時長,提醒老年人不要沉迷等。
最后,柯云峰呼吁,對于老年人觸網應當“疏堵結合”、正確引導。對短視頻推送算法需要一定的管制規范監督,防止短視頻平臺基于算法的推薦激活了平臺流量,追求眾多用戶與平臺追求的最大利益化。因此缺乏對內容的把關,導致低俗等不良內容的出現。(中新經緯APP)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