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兩會拉開帷幕,如何更好發揮各自優勢參與粵港澳大灣區(下稱大灣區)建設,成為港澳代表委員普遍關注的熱點。近日,全國人大代表、澳門工聯總會會長何雪卿接受了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的專訪,從其領導的澳門工聯總會將如何持續助力澳門產業多元化發展、如何引導職工更好融入大灣區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何雪卿稱,受限于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和關稅等制度銜接仍未完善,一些澳門居民認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深合區)制度銜接有必要加快。建議中央有關部門繼續加強深合區的頂層設計,更廣泛聽取琴澳兩地居民意見,進一步加快推進深合區與澳門的制度銜接。
建議加快推進制度銜接
南方財經:2022年是推進深合區建設十分重要的一年,今年兩會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下稱《總體方案》)發布后的第一次。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有哪些問題是你比較關注的?
何雪卿:我認為過去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們國家身處復雜多變的外部形勢和新冠疫情持續反復的大環境下,面對許多新的挑戰和困難。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央政府和全體人民的一致努力下,我們勇創佳績。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時,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了新步伐,“十四五”取得開門紅。今年是筑牢“十四五”基礎的一年,澳門作為國家對外交流的重要橋梁,必須發揮好優勢,為國家作出獨特貢獻。因此,我們熱切關注深合區的發展情況,尤其關注的是在深合區內,如何讓我們的職工,讓我們澳門基層群眾有一個更好的就業和生活空間,促進深合區與澳門融合。
另一方面,對于共同富裕這個議題我已關注了很長時間。按現行國家統計局的標準,低收入群體占比仍較大。要實現共同富裕,“提低”工作是重中之重。
南方財經:你的建議涉及哪些方面的議題?
何雪卿:在深合區建設方面,建議進一步加強深合區頂層設計。深合區的工作要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個初心。深合區法律法規即將頒布的內容,要有利于商界營商,也要有利于我們職工的工作,法律與法規要做好配套,這樣大家才更有信心去發展。
另外,我們的職工也應主動接受更多的法律法規培訓,在法律法規框架下致富、生活。《總體方案》提出,要把深合區建設成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家園,廣大澳門居民備受鼓舞,認為相關規劃不僅拓闊了發展空間,構建了新家園,也提升了生活質量,無不期盼這個美好藍圖早日實現。然而,由于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和關稅等制度銜接仍未完善,一些澳門居民有所顧慮。制度銜接有必要加快,尤其現時部分制度銜接問題需通過人大常委會授權解決,因此,我將建議中央有關部門繼續加強深合區的頂層設計,更廣泛聽取琴澳兩地居民意見,進一步加快推進深合區與澳門的制度銜接。
另一個建議則是有關“提低”工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將建議相關部門能重視加強對低收入群體的教育支持,提升低收入群體的就業能力和素質。
通過培訓提升居民就業競爭力
南方財經:《總體方案》提到了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在產業引入方面澳門可以重點在哪些方面做出嘗試?
何雪卿:首先要清楚,我們的前途和前景是什么?在海南、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等,營商能享受怎樣的優惠,有什么吸引外資的政策都是很清楚明了的,這些方面目前橫琴還需要進一步明確!犊傮w方案》雖明確提出橫琴要配合澳門發展大健康產業、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產業,相關產業也是經中央深入考慮橫琴和澳門社會現狀提出的。然而,當前橫琴和澳門相關產業基礎仍不豐厚,相關法律法規配套有待完善。有必要通過頂層設計,加快優化相關配套,以吸引相關人才和企業來澳和深合區發展。
另一方面,旅游休閑企業仍將會是澳門重點產業之一,須積極主動通過加強與深合區結合,尤其要暢通旅游通關,優化旅游路線,提升旅游產業競爭力。
南方財經: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將對人才提出更多樣化的需求,你認為澳門本地的職工技能培訓可以從哪些方面提升?
何雪卿:這兩年疫情下,職工就業壓力巨大。此時,更需要加強工會和政府之間的合作,尤其在職業培訓方面。通過優化職業培訓,促進居民就業,為澳門發展儲備人才,一直以來是工聯總會的工作重心。隨著經濟發展,社會對人才有更多樣化的需求。我們也積極主動地應社會變化來優化和拓展培訓項目,協助居民拓展發展空間。同時,我們也希望培養出來的人才,能更好地為企業服務,這才能體現出他們自身的價值。
現時我們已計劃從三方面著手:第一,積極主動加強與政府、企業和其他培訓實體的合作,共同協商制定符合澳門情況的職業認證制度,提升技術人才的社會認可度和向上發展空間。
第二,拓展職業素養、工匠精神培訓,擴大合作企業及行業的覆蓋面,推動更多內地工匠、勞模來澳授課,同時推動澳門優秀工匠人才到內地分享經驗,打造具有澳門特色的工匠精神培訓品牌,以及繼續開辦和拓展職業技能競賽項目,讓社會明白技能培訓的重要性。要培育職工自強不息的精神。
第三,主動因應澳門四大產業發展方向,尋求與相關行業企業合作,開展相關培訓和實習項目,讓職工能更快融入,更好配合澳門的發展。
(作者:蔡依瑩 編輯:和佳)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