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于2020年提出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此后“雙碳”成為各界持續關注的話題。今年“雙碳”再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且有諸多新提法,包括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以及要推動能源革命,確保能源供應,立足資源稟賦。此外,特別強調要“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推進能源低碳轉型等。
我國“雙碳”目標如何推進?有哪些挑戰?2022年的工作重點包括哪些方面?3月7日,“2022全國兩會經濟策論壇——‘雙碳’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如何先立后破?”邀請全國政協委員、奧克集團董事局主席朱建民,全國政協委員、德勤中國副首席執行官蔣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共同討論。
常紀文:
新能源未成氣候,不能斷崖式淘汰傳統能源
“過去一年我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雖然在局部時段遇到一點波折,但總的來看是穩中求進、有序開展的。”常紀文表示,要實現2060年碳中和,清潔能源的消費比重預計要達到80%。我國當前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沒有改變,未來至少10年時間,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費可能仍然占很大比重,因此挑戰不小。
追求“雙碳”目標要先立后破。常紀文強調,在新能源沒成氣候時就大幅度乃至斷崖式地淘汰傳統化石能源,可能會造成能源荒,不利于經濟的發展和民生的保障。
對于煤炭的退出大概需要多久,他認為,要看是大規模退出還是小規模退出,以及新能源的建設速度、國際環境對我國能源安全的影響等。總體來說要堅持穩中求進,根據實際情況做調整。
談到碳市場和碳稅兩個碳定價工具,常紀文表示,碳價格還有上升空間,但要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碳市場政策方面要一點點完善,包括不斷提升數據質量,到明年底前爭取把八大行業全部要納入碳交易體系,研究開展碳普惠交易,比如個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節省下來的碳,通過手機App進行計算后也可以賣錢。這樣全民減碳的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是我們所追求的。”他說道。
征收碳稅有無必要,也需要論證清楚。常紀文稱,一些發達國家收碳稅的前提是很多企業的排放量已經很低,而我國的經濟還整體處于后發追趕階段,相當多的企業碳排放量大,所以要考慮我國企業對于征收碳稅的承受能力。稅是一個工具,要服務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大局,其可行性需要有關部門去研究,特別是要聽取企業界的意見。如果現有的政策手段難以達到目的,可以考慮在指定地區試點征收碳稅。一旦試點證明有效可行,可以考慮全面推行。
蔣穎:
減碳需要全國通盤考量,未來要公平轉型、發展轉型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處理好發展和減排的關系。總體來講,現階段還要在發展中減碳,在減碳中發展。推進“雙碳”目標過程中,應該如何處理發展與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
蔣穎表示,一是公平轉型,在處理經濟發展階段與減排之間關系,以及區域與行業關系過程中,要找到平衡點。二是發展轉型,“雙碳”目標推進過程中勢必會產生很多技術創新,市場自然調節和競爭力提升,很多企業現在把低碳產品或工藝變成核心競爭力,一定程度上會觸動非常多的革新。
蔣穎今年帶來一份提案,建議將碳稅作為落實推進“雙碳”目標的政策工具。此次論壇中,她進一步分析稱,我們需要有很多政策工具,碳稅和碳交易以及其他政策工具的統籌非常重要,要不斷研究,看一種工具對于現在的發展階段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碳稅是比較直觀地把碳的排放量作為稅基,當然要避免重復加重企業成本的問題。有些國家使用碳稅達到了一定效果,但不同國家的發展階段不太一樣,我們還需要繼續研究,碳稅在什么時候開征,是單獨征收還是放在環境保護稅里面征收,稅率如何設定,對哪些產品先開征。還有一個考慮是國際競爭力的因素,去年歐盟提出了碳邊境調解機制,也就是跨境的碳稅,對一些出口的產品會有影響,這也是一種倒逼。”蔣穎說道。
至于先征收的行業,她認為,理論上應該是從高排的行業開始,應該從生產企業開始,從生產者到消費者一定程度上會形成傳導,最終消費者也要承擔一部分。
朱建民:
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是大趨勢
談到降碳工作,朱建民表示,無論是能耗“雙控”,還是碳排放“雙控”,都必須首先服從國家能源安全戰略的需要。我國是煤炭大國,立足國情、以煤為主、先增后減,抓好煤炭清潔化高效利用,這也是當務之急。碳交易和碳稅都是調控工具,應該符合國家能源戰略,服務于經濟建設的需要,需要循序漸進,切不可冒進和一刀切。
推進過程中,技術創新也非常重要,應該高度關注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的技術創新與成果應用轉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廣,特別是要推進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業節能降碳,二氧化碳的資源化恰恰可以起到推動作用。”朱建民稱,我國去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13億噸,其中,石油和化工行業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約為13億噸。相信未來20年,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完全可能達到10億噸甚至20億噸的規模。
現在我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還沒有完成,我們的基礎設施建設、工業生產仍然需要使用鋼鐵、有色、化工等這些傳統高能耗產業。朱建民表示,在推進“雙碳”目標過程中,各級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高度重視雙控,更要全面準確地理解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按照中央的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一步一個腳印,穩中求進,我國的“雙碳”目標一定會實現。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程維妙 顧志娟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楊許麗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