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田進 3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9%,漲幅與1月持平;PPI同比上漲8.8%,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2月份,受春節因素和國際能源價格波動等共同影響,CPI環比漲幅略有擴大,同比漲幅總體平穩。從同比看,非食品中,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3.1%,漲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其中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上漲23.9%和26.3%,漲幅相比上月分別上漲3.2、3.6個百分點。
在3月8日的媒體分享會上,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表示,整體來看,今年中國物價上漲的壓力依然存在。消費物價上,短期內上漲壓力不是很大,但隨著全球玉米、大豆價格大幅度上漲以及石油價格上升的轉移,兩三個月以后可能會明顯上行。其次,不能簡單只看物價同比上漲水平,下半年CPI月度上漲3%也是比較高的增長,因為是在去年高基數上的進一步增長。
3月5日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2年居民消費價格預期漲幅為3%左右,預期目標與去年持平,而2021年全年CPI實際同比上漲0.9%。
食品中,受春節因素影響,鮮菜、水產品和鮮果價格分別上漲6.0%、4.8%和3.0%,雞肉、鴨肉、牛肉和羊肉價格漲幅在0.3%—1.4%之間;豬肉和雞蛋供應充足,價格分別下降4.6%和3.7%。
從數據來看,豬肉價格仍維持低位。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2月中旬以來,16省份豬肉出廠價格已經連續三周下跌。
卓創資訊分析師馬麗媛對經濟觀察網表示:“3月上旬國內生豬價格低位小降,北方各地豬價已跌至六元附近,上下游各環節盈利狀況皆較差。導致國內生豬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生豬供應充裕。因普遍看空后市,3月份養殖戶與養殖集團皆積極出欄。同時,目前仍處于豬肉消費淡季。近期,北方多數大型屠宰企業紛紛進行分割入庫,對低迷的豬市起到一定支撐。據卓創資訊統計,截至3月8日,國內重點屠宰企業平均開工率為29.04%,環比上漲11.42個百分點,同比上漲12.86個百分點!
PPI走勢方面,2月份,受原油、有色金屬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PPI環比由上月下降0.2%轉為上漲0.5%,同比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
在國家統計局調查的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價格上漲的有36個,與上月相同。價格漲幅擴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上漲41.9%,擴大3.7個百分點;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上漲30.2%,擴大0.1個百分點;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上漲20.4%,擴大0.6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上漲8.5%,擴大0.8個百分點。
陸挺表示:“現在全球原材料價格持續上升,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原材料進口大國,受到的影響比較大。因此在這方面,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一定要做適度調整,以應對CPI和PPI的變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