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青島,記者 肖良華)訊,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居民收入增加,食品加工及冷鏈配送能力提升,一系列因素推動預制菜行業迎來新的經濟風口,相關企業積極擴產搶占市場份額。
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亟需解決產生的諸多問題。本屆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鳶都英合律師事務所主任高明芹提出了推動預制菜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方面的建議。“建議發改委、農業農村部等部門盡快制定行業標準,對預制菜的原料、藥殘等作出統一規定,規范并推動行業發展。此外,建議國家出臺政策扶植預制菜園區建設。”高明芹表示。
盡快制定行業標準
預制菜是指以農產品(000061)、畜禽、水產品等為原料,配以各種輔料,經預加工(如分切、攪拌、腌制、滾揉、成型、調味、速凍、冷凍)而制成的成品或半成品菜。
近年來,伴隨著消費升級和年輕人消費觀念的轉變,國內預制菜行業加速發展、勢頭迅猛,悄然興起的預制菜,正成為更多的“80、90、00后”們便捷餐飲的新時尚。
2021年5月26日,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快農業全產業鏈培育發展的指導意見》強調,要創新發展農商直供、預制菜肴、餐飲外賣、冷鏈配送等業態,開發推廣“原料基地+中央廚房+物流配送”等模式。
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涉及預制菜肴加工的企業僅有1400家,而到2021年4月,預制菜企業達到了7.19萬家。僅2020年一年,新注冊預制菜相關企業就達到1.25萬家。
山西證券研報認為,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為3000億元,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預計未來將保持20%左右的高增長率,到2025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上萬億元,未來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萬億元。
高明芹調研發現,預制菜產品的快速發展,造成了預制菜行業的無序競爭,產品標準不統一,魚龍混雜,很多非預制菜企業也紛紛掛上預制菜的名頭,像蒸包子、炸油條、做鹵肉火腿的等等,混淆了預制菜概念,造成了行業的亂象。“作為舌尖上的新產品、新服務,預制菜的食品安全衛生問題,也是行業的最基本問題。”高明芹說。
對此,高明芹建議,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門盡早制定行業標準,規范行業準入條件,對預制菜原料、加工工藝、包裝、標識、儲存、冷鏈運輸、微生物指標、添加劑指標、農藥殘留指標等作出統一規定,引導企業納入科學管理軌道,推動預制菜行業健康發展。
對此,山東某預制菜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預制菜沒有統一的定義和標準,是行業的發展桎梏。“如果統一門檻,規范各項標準,無論是對頭部企業和消費者,都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打造產業集群的山東優勢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的預制菜賽道,最先應該滿足B端的成本管控和節約人力等方面的需求,首先要考察供貨商的成本管控能力和精細化管理能力。“距離原料更近,原料采購更穩定區域內的企業,具備成本優勢。”
財聯社記者梳理公開信息發現,山東地區則具備較為明顯原料產地優勢。其中,預制菜最主要的原料之一白羽雞,山東2021年屠宰接近30億羽,占據全國的一半。2021年,山東年出欄23億只肉鴨,占全球34%。
此外,生豬、牛肉進口、兔業養殖、各種蔬菜等方面,山東在國內的份額均位居前列。
得利斯董秘劉鵬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預制菜B端客戶更加注重產品品質,且更容易放量,現階段更能保證公司產能充分利用。公司短期重點發力預制菜B端中大型餐飲企業,提升服務能力及品牌力。C端毛利率較高,長遠看是公司重要發力點。
此外,上述業內人士介紹,預制菜前期依靠區域市場生存和發展,區域人口規模是企業成長的重要因素。山東省擁有人口1億人,并且出口日韓極為順暢,適合孵化規模化預制菜企業。
天眼查數據顯示,從地域分布看,山東預制菜相關企業數量最多,有近8600家。
在行業頭部企業方面,山東同樣處于領先地位。
在A股的預制菜板塊,山東共有7家上市企業,同樣為全國最高,分別為煙臺萊陽市的春雪食品(605567)、龍大美食(002726),煙臺招遠市的雙塔食品(002481)(002481),煙臺萊山區的東方海洋(002086),濰坊諸城市的得利斯(002330)(002330)、惠發食品(603536)(603536),威海榮成市的好當家(600467)(600467),總市值超過300億。
其中,春雪食品、惠發食品主打白羽雞,得利斯兼攻豬肉和牛肉,雙塔食品則是粉絲和植物肉龍頭。
峽山模式和諸城樣本
借助自身優勢,山東預制菜企業正在努力擴大產能,爭搶市場份額。
得利斯2月份剛剛完成定增,募集資金重要的投向就是擴大產能,公司在建預制菜總產能將達到15萬噸,是目前預制菜第一股味知香的2.5倍(605089.SH),而去年得利斯只有3萬噸的產能,尚不足春雪食品的一半。
此外,山東地區的春雪食品、圣農發展(002299)、仙壇股份(002746)同樣在加大預制菜的產能和營收占比。
在高明芹代表建言前,山東省人大代表、得利斯董事長鄭思敏、惠發食品董事長惠增玉曾在山東省兩會上分別針對預制菜產業發展建言獻策,都提出要利用好山東產業優勢,謀劃山東預制菜產業集群。
與之對應,山東多地政府已經有所行動。
高明芹表示,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裝滿 "米袋子"、充實"菜籃子",把14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這非常符合山東濰坊推動預制菜產業發展規劃。
其中,諸城市明確提出借助資源優勢,打造“預制菜之都”。
根據《諸城市推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討論稿)》中的預測,到2024年,諸城預制菜年度營業收入要增加到137.1億元,年均增幅15.3%。
據了解,目前,公司所在的諸城市已擁有預制菜加工企業64家,年加工能力總計595萬噸,2021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約90億元。當地上市公司中,除了得利斯,還有惠發食品。
濰坊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則選擇了另一條路徑。該區計劃投資50億元,打造年產30萬噸、一二三產聯接的預制菜科創產業園。
目前,該區大力發展有機菜、有機姜、有機果、有機魚等特色優質農產品種養,有機種養面積達到22.7萬畝,認證有機產品120多個。全區預制菜無論是使用的蔬菜、瓜果還是雞鴨魚肉等食材,都做到了高端、綠色、健康。
此外,該區整合新和盛饗食集團、日冷食品集團和海爾水滴工坊等龍頭企業資源,合資成立了中民康成食聯(山東)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著力培育1家年產值超百億元和8-10家年產值超十億元的預制菜生產企業,推動預制菜技術升級換代,將魯菜、蘇菜、川菜、粵菜等各大菜系融合,滿足更多消費群體需求。
在銷售端,該區依托電子商務,建立線上線下營銷體系,引領企業、個人在全國各地開設峽山預制菜實體店,在微信、抖音、淘寶、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開設網店或直播銷售。
2月14日,濰坊峽山區舉辦預制菜科創產業園及食聯生態項目簽約儀式。深圳錦程百味、蘇州宴路口、上海景灝、稻香村、廣東宏譽、牧嘉食品等16家食品生產及供應鏈企業來到峽山,與峽山簽約共建預制菜產業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峽山區還已確定與全國餐飲協會合辦全國預制菜產業高峰論壇,設立預制菜產業基金,與日冷集團合作建設產業研究院。
上海康大供應鏈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吉飛曾表示,全國農業看山東,山東農業看濰坊。山東有原料優勢,如果把全產業鏈的生態做好,對于很多原本區域發展的預制菜企業來說是很好的發展契機。
對此,高明芹在兩會上建議,國家出臺專項扶持政策,在項目融資、用地、能耗、園區建設等方面予以支持,全力推動預制菜這一新興產業發展壯大。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