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銀保監會、央行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通知針對“新市民”在創業、就業、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重點領域的金融需求,鼓勵引導銀行保險機構積極做好與現有支持政策的銜接,強化產品和服務創新,高質量擴大金融供給,提升金融服務的均等性和便利度,不斷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務水平。
由于“新市民”群體金融知識相對薄弱,抵御金融風險能力不足,面向該群體開展金融科普,賦能該群體識別與防范金融詐騙的能力,在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2022年,平安普惠連續5年開展金融消保“守護者行動”,助力賦能“新市民”金融素養,讓他們“增強內功”,提升風險主動防御技能。
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來臨之際,平安普惠各地分支機構積極聯動權威單位,圍繞今年消費維權主題“共促消費公平”,陸續開展“平安守護者行動”,增強消費者風險意識,共促金融消費公平,守好“新市民”的錢袋子。
反詐科普,守護“新市民”中最美的“她”
在剛剛過去的“女神節”,平安普惠聚焦女性消費者權益保護,開展了系列金融反詐宣傳活動。
在江西,平安普惠聯合江西都市廣播,邀請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羅元律師做客直播間,針對女性高發的網絡刷單、網購退款、低價誘惑等詐騙套路,呼吁廣大女性消費者擦亮雙眼,以案說法守護“她們”的錢袋子,節目借助都市廣播短視頻矩陣在線直播,收獲眾多網友積極互動。
同期,平安普惠聯合南昌市西湖區金融服務中心、朝陽洲街道辦事處、朝陽洲街道婦聯開展“守護最美的‘她’”金融反詐科普活動,通過發放反詐漫畫、互動游戲等形式,幫助她們精準識別新型電信網絡詐騙套路,為女性“新市民”群體,精心打造了一份防詐指南。
金融賦能進社區 守好“新市民”的錢袋子
在廣西,平安普惠連續3年與南寧市良慶公安分局蟠龍派出所合作,在轄區內各居民小區開展防范新型網絡電信詐騙宣講活動。反詐民警以案說法,提醒社區“新市民”不點擊不明鏈接、不輕信陌生來電、不透露身份與銀行卡信息,幫助居民擦亮“慧眼”識破騙局。
3月10日,平安普惠聯合長沙市金融業聯合會走進錦繡社區景和園小區,為社區居民帶來了一場生動的金融反詐科普課堂。志愿者們通過設置咨詢展臺、擺放宣傳展架,向居民全面揭秘金融欺詐新型“套路”。針對轄區中老年群體較多的特點,平安普惠現場向“銀發族”發放“防詐口訣”環保袋,幫助他們識破“養老金融騙局”,守好養老錢。
據了解,“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期間,平安普惠還將在全國35家分支機構發動一線員工,聯合監管、反詐中心、權威媒體等共同開展多場金融科普“守護者行動”,通過線上+線下全覆蓋等形式,進一步增強“新市民”對金融詐騙風險防范意識,持續為“新市民”在城市工作生活保駕護航。
除了通過金融科普“守護者行動”為“新市民”賦能金融素養,平安普惠堅持踐行金融為民,以支持實體經濟、服務小微企業主為己任,持續提升小微信貸服務質量和力度,截至2021年12月底,管理貸款余額6610億元,同比增長21.3%;累計借款人數達近1680萬人,同比增長16.4%;其中在第四季度,近八成新增貸款流向小微企業主。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